龙腾小说网 > 老子的大智慧 > 第 13 部分阅读

第 13 部分阅读

2有限必有极

2有限必有极

懂得了上述道理,现在我们回过头来再看老子反复强调的“塞其兑,闭其门,”的用意何在?很明显,老子是让人们从二相的“有欲认识”进入相的“无欲认识”,以达到เ“抱为天下式”。这是说,以相的“认识”为认识的终极模式。严å格地说,相没有认识,相时只可说是现量。事实上,究竟相时,说现量亦是多余的。因为相时的境界,用我们二相的思维言说文字已无法把握,它超越了我们现有的切认识二相的认识。二相的认识已无法推测想象相的境界了,更何况用二相的认识去证明它!所以,老子说“知者不言,言者不知。”“知者”是相的“无欲认识”,非极性境地,用二相认识的表达工ื具——言说,无法表达,故“知者不言”。反过来说,凡是可以言说的,必定是二相的极性认识境界ศ,是用语言可以表达的极性存在,根本未契入相的“现量”地,更何况谈究竟相的“圣智现量”呢!所以,老子说“言者不知”。

懂ฦ得了上述道理,现在我们回过头来再看老子反复强调的“塞其兑,闭其门,”的用意何在?很明显,老子是让人们从二相的“有欲认识”进入相的“无຀欲认识”,以达到“抱为天下式”。这是说,以相的“认识”为认识的终极模式。严格地说,相没有认识,相时只可说是现量。事实上,究竟相时,说现量亦是多余的。因为相时的境界ศ,用我们二相的思维言说文字已无法把握,它超越了我们现有的切认识二相的认识。二相的认识已无法推测想象相的境界了,更何况用二相的认识去证明它!所以,老子说“知者不言,言者不知。”“知者”是相的“无欲认识”,非极性境地,用二相认识的表达工具——言说,无法表达,故“知者不言”。反过来说,凡是可以言说的,必定是二相的极性认识境界,是用语言可以表达的极性存在,根本未契入相的“现量”地,更何况谈究竟相的“圣智现量”呢!所以,老子说“言者不知”。

“夫唯道,善贷且成。”只有作为ฦ实相本体的道,才具有遇缘就变的属性。谁要向道借贷东西时,道毫不吝啬,没有任何条件,就“贷”给谁。实际上不只是善贷,而是“善施”。不但“善施”,而且还善于帮助完成所贷的“项目”。所以,任何个人只要向道借贷都能得相应的施与,真可谓是有求必应啦!比如,你发菩提心,那你就说:道啊!我要发菩提心。道就给你“贷”个菩提心的种子。不但给你“贷”个菩提心的种子,道还帮你种植生根培育,直到长成。因为,道的妙明属性就是遇缘善变,“善贷且成”。同样,你说我要进三恶道,那道就“贷”给你个三恶道的信息烙印,“成就”你的恶心,并得到เ恶果。

“夫唯道,善贷且成。”只有作为实相本体的道,才具有遇缘就变的属性。谁要向道借贷东西时,道毫不吝啬,没有任何条件,就“贷”给谁。实际上不只是善贷,而是“善施”。不但“善施”,而且还善于帮助完成所贷的“项目”。所以,任何个ฐ人只要向道借贷都能ม得相应的施与,真可谓是有求必应啦!比如,你发菩提心,那ว你就说:道啊!我要发菩提心。道就给你“贷”个菩提心的种子。不但给你“贷”个菩提心的种子,道还帮你种植生根培育,直到长成。因为,道的妙明属性就是遇缘善变,“善贷且成”。同样,你说我要进三恶道,那道就“贷”给你个三恶道的信息烙印,“成就”你的恶心,并得到เ恶果。

“唯天下至诚,为能尽其性;能尽其性,则能ม尽人之ใ性;能ม尽人之性,则ท能尽物之性;能尽物之性,则可以赞天地之化育;可以赞天地之化育,则可以与天地参矣。”达到“至诚”之ใ心态,就与大道的无私无欲无຀为自然之属性相契了。佛陀称为“清静觉地,身心寂灭,平等本际,圆满十方,不二随顺”的“不二境”。此境至诚状态“不生不灭无຀染无净真如相故”。“至诚”是非极性本体的清净本然之态,只有达此状态,才能ม体现非极性本体的属性为能ม尽其性。修道达此“尽性的至诚态”,就与大道本体的“自诚明”相契了。真空实相本体非极性本体佛家称它是“寂而常照,照而常寂”,儒家描述为ฦ“诚寂则ท明照ั矣,明照则诚寂矣”。“自诚明,谓之性;自明诚,谓之教”。实相本体本有的清静本然自诚之ใ妙明属性自诚明,谓之性,佛家称为“本觉”;而修道修得的谓之教明心见性的境地自明诚,佛家称为“始觉”。“本觉”与“始觉”相合,自然就“诚则明矣,明则ท诚矣”。所以,修道修心达到เ“至诚”而能尽性时,则“寂兮”清净本然“寥兮”周遍法界“独立而不改”常住不生不灭,“妙觉明体”的灵光智慧显露,那必然“能尽人之性”。所谓“能尽人之ใ性”就是转识成智,转极性的妄心为非极性真心,就是“尽人之性”。以人心充分的体现道心,知主客人我时空等极性皆是“浮尘幻化相”,“其性皆为ฦ妙觉明体”,破除“无明”,了达“汝身汝心,外洎山河虚空大地,咸是妙明真心中物”,照ั悟“法界相”,“心境如”,“全心是境,全境是心”,当然就“能尽物之性”。“心净土净”,唯“诚”其心,依报随着正报转,就是“赞天地之化育”。我命在我,不在天,正如华严经讲的:“若人欲了知,三世切佛,应观法界ศ性,切唯心造”,只惟是心,惟“诚”其心至“至诚”就可以顶天立地可以与天地参矣。

“唯天下至诚,为能尽其性;能尽其性,则能ม尽人之性;能尽人之性,则能尽物之ใ性;能尽物之性,则可以赞天地之化育;可以赞天地之化育,则ท可以与天地参矣。”达到“至诚”之心态,就与大道的无私无຀欲无为ฦ自然之ใ属性相契了。佛陀称为“清静觉地,身心寂灭,平等本际,圆满十方แ,不二随顺”的“不二境”。此境至诚状态“不生不灭无染无຀净真如相故”。“至诚”是非极性本体的清净本然之态,只有达此状态,才能体现非极性本体的属性为能尽其性。修道达此“尽性的至诚态”,就与大道本体的“自诚明”相契了。真空实相本体非极性本体佛家称它是“寂而常照,照ั而常寂”,儒家描述为“诚寂则明照矣,明照则诚寂矣”。“自诚明,谓之性;自明诚,谓之教”。实相本体本有的清静本然自诚之妙明属性自诚明,谓之性,佛家称为“本觉”;而修道修得的谓之ใ教明心见性的境地自明诚,佛家称为“始觉”。“本觉”与“始觉”相合,自然就“诚则ท明矣,明则诚矣”。所以,修道修心达到เ“至诚”而能ม尽性时,则“寂兮”清净本然“寥兮”周遍法界“独立而不改”常住不生不灭,“妙觉明体”的灵光智慧显露,那必然“能尽人之性”。所谓“能尽人之性”就是转识成智,转极性的妄心为非极性真心,就是“尽人之性”。以人心充分的体现道心,知主客人我时空等极性皆是“浮尘幻化相”,“其性皆为妙觉明体”,破除“无຀明”,了达“汝身汝心,外洎山河虚空大地,咸是妙明真心中物”,照悟“法界相”,“心境如”,“全心是境,全境是心”,当然就“能尽物之性”。“心净土净”,唯“诚”其心,依报随着正报转,就是“赞天地之化育”。我命在我,不在天,正如华严经讲的:“若人欲了知,三世切佛,应观法界性,切唯心造”,只惟是心,惟“诚”其心至“至诚”就可以顶天立地可以与天地参矣。

“常使民无知见惑无欲思惑”,这句话受到好多人的误解,老子讲的无知无຀欲不是叫愚民,而是叫民有智慧和道德。他的这个“知”就和他讲的“为学日益”的道理样,人家说的是不要增益你的识念,而是要净化你的识念,要转识为ฦ智。不要使你的思想极化,从而避免分别ี执著和妄想坚固;不要使你狡猾诡诈的心态强化;不要让外界极性事物强化你,刺๐激你的感官,即使你的感官感受刺激之后也不要有所住,因为极性观念在意识上强化就会使软件“中毒”。所以,无຀知无欲的“知”是指种极性的观念心态妄念杂念,是指这些东西不能充塞,而不是说让你处于愚昧状态。老子叫你要“无欲观其妙”,怎么能愚民呢?老子不让你的六根与六尘产生强化的六识,就是害怕使我们愚痴。有欲观念认识积累的东西就叫“知”。你看这个知识两个字,知和识都是我们极性的识念,不是般若,不是道的灵光智慧,不是“知常曰明”的大道属性,是我们的极性识念。那你的识念是啥呢?你的识念就是第七识的“我执”所“指挥”的以我为ฦ中心的第六识意识分别出来的东西,这就是知识。比如:你到เ杭州去了,你觉得杭州风景很好看,你到เ北冰洋去了,见到北极熊很肥大。你看到เ了就是知;你的大脑接受传递的信息,经过分别ี处理,得到感受和印象,并加以取舍的储存信息这就叫识。谁在“知”和“识”呢?“我”在“知”和“识”。你看到东西,首先要进行分别,好看还是不好看;有用还是没用;要还是不要,就是这些极性思维的识念。随着这些识念攀缘心把你的心摇荡晃动得刻也不得安宁,和水的波浪起伏样,使你的六根六尘六识无法清净,结果就愈来愈极化,愈来妄想愈多。展望未来贪欲私念就愈加极化,最后就必然堕入苦海。老子的学说是回归学说,不让你极性化,而让你非极性化。所以,老子主ว张使民“无知无欲”,但要叫你大智大慧。无知无欲是把你的贪欲妄想私心杂念的极性识念要清除掉;大智大慧是要叫你认识道体悟道修行得道。“常使民无຀知无欲”,是不要把老百姓的贪欲妄想私心杂念放纵,老子讲的就是这个意思。这个“知”不是不让你知道而是要让你知道更深层次的规律。“为道日损,损之又损,以至无为。”就是这个意思。

“常使民无知见惑无欲思惑”,这句话受到好多人的误解,老子讲的无知无欲不是叫愚民,而是叫民有智慧和道德。他的这个“知”就和他讲的“为ฦ学日益”的道理样,人家说的是不要增益你的识念,而是要净化你的识念,要转识为智。不要使你的思想极化,从而避免分别执著和妄想坚固;不要使你狡猾诡诈的心态强化;不要让外界极性事物强化你,刺激你的感官,即使你的感官感受刺激之ใ后也不要有所住,因为极性观念在意识上强化就会使软件“中ณ毒”。所以,无知无欲的“知”是指种极性的观念心态妄念杂念,是指这些东西不能充塞,而不是说让你处于愚昧状态。老子叫你要“无຀欲观其妙”,怎么能愚民呢?老子不让你的六根与六尘产生强化的六识,就是害怕使我们愚痴。有欲观念认识积累的东西就叫“知”。你看这个知识两ä个字,知和识都是我们极性的识念,不是般若,不是道的灵光智慧,不是“知常曰明”的大道属性,是我们的极性识念。那ว你的识念是啥呢?你的识念就是第七识的“我执”所“指挥”的以我为中心的第六识意识分别出来的东西,这就是知识。比如:你到杭州去了,你觉得杭州风景很好看,你到北冰洋去了,见到เ北极熊很肥大。你看到เ了就是知;你的大脑接受传递的信息,经过分别处理,得到เ感受和印象,并加以取舍的储存信息这就叫识。谁在“知”和“识”呢?“我”在“知”和“识”。你看到东西,首先要进行分别,好看还是不好看;有用还是没用;要还是不要,就是这些极性思维的识念。随着这些识念攀缘心把你的心摇荡晃动得刻也不得安宁,和水的波浪起伏样,使你的六根六尘六识无຀法清净,结果就愈来愈极化,愈来妄想愈多。展望未来贪欲私念就愈加极化,最后就必然堕入苦海。老子的学说是回归学说,不让你极性化,而让你非极性化。所以,老子主张使民“无຀知无欲”,但要叫你大智大慧。无຀知无欲是把你的贪欲妄想私心杂念的极性识念要清除掉;大智大慧是要叫你认识道体悟道修行得道。“常使民无知无欲”,是不要把老百姓的贪欲妄想私心杂念放纵,老子讲的就是这个意思。这个“知”不是不让你知道而是要让你知道更深层次的规律。“为道日损,损之又损,以至无为。”就是这个意思。

老子体察到存在着先天地生的这么种状态,这种状态独立而不改,说明不是由á它物转化来的,是本来如是的自在之“物”。用佛学的语言讲,“道”就是非因缘非自然的真如实相。“周行而不殆”是描述道的不生不灭不增不减无຀始无终的属性,说明道的运行从不穷尽,永不耗竭。“可以为ฦ天下母”,“天下”总括着宇宙间的万事万物。天下的切都是由她那ว里演化来的,所以道为天下之母。这是老子从演化来讲的。大家回想下,佛学讲的般若实相“如来藏”,由如来藏的本体,产生无຀明开始,就进入了演化。念无຀明,如来藏就演变成第八识阿赖耶识,由第八识演化成第七识末那ว识,然后演化出第六识意识和前五识眼耳鼻舌身。这种演化的描述,是从我们人体的“软硬件”的演化顺序来表达的,姑且认为是主体的演化过程,属于“内”演化的程序;客体上是外在的演化程序。内外的演化在本源上是致的,在主客上是合的。但在演化的过程中就把主ว客内外分开了,把状态和属性也分开了。

老子体察到存在着先天地生的这么种状态,这种状态独立而不改,说明不是由á它物转化来的,是本来如是的自在之ใ“物”。用佛学的语言讲,“道”就是非因缘非自然的真如实相。“周行而不殆”是描述道的不生不灭不增不减无຀始无终的属性,说明道的运行从不穷尽,永不耗竭。“可以为天下母”,“天下”总括着宇宙间的万事万物。天下的切都是由她那里演化来的,所以道为天下之母。这是老子从演化来讲的。大家回想下,佛学讲的般若实相“如来藏”,由如来藏的本体,产生无຀明开始,就进入了演化。念无明,如来藏就演变成第八识阿赖耶识,由第八识演化成第七识末那ว识,然后演化出第六识意识和前๩五识眼耳鼻舌身。这种演化的描述,是从我们人体的“软硬件”的演化顺序来表达的,姑且认为是主体的演化过程,属于“内”演化的程序;客体上是外在的演化程序。内外的演化在本源上是致的,在主客上是合的。但在演化的过程中就把主ว客内外分开了,把状态和属性也分开了。

佛陀曰:“天主,切世间,皆无有相;相为系缚,无相即解。相是心境,心境不实,真实之法,是智境界,远离众相,非心所行。天主,切诸相,是三界法。色声等法,名之ใ为相。诸根境界,切众生,系缚之ใ因。若能于相,而不贪著,众缚悉除,安乐自在。”佛说大乘๖密严经根尘相对的二相“有欲认识”,必然循业发现三界之相三界之ใ中ณ,切动不动相,皆称三界之相。如:虚空为不动相,其它切运动物体为动相;无຀色界天为不动相,欲界色界ศ为动相。因为人们“有欲认识”的发“识”唯识所现的切世间相,都是循业现相,故称为ฦ业相,有业相皆是二相攀缘执取所形成的,故有世间诸相之所显现。但人们不了解“唯识所现”世间相的原理与机制,故不能“远离众相”,反被著相而系缚。所以,转识成智就是根尘相对时,明白“相是心境”,心境不实。真实之法,是智境界ศ本无相的妙明本体,故不攀缘不执取,不产生分别之ใ“识”,则达无相解脱๳相为系缚,无相即解。不发识就是二相转相,成为根尘相对的应无所住的智慧境界。当转识成智时,智的境界ศ是根尘同源的相。

根尘同源时,根尘皆是自心所现的量,犹如镜中的人和环境的影像,在镜子里都是平等的,所以根尘都是自心镜上所现的影像,喻为相的智境界。智境界是没有循业所现相的境界,因为“相是心境,心境不实,真实之法是智境界”,所以二相归相,转识成智是“有欲认识”转向“无欲认识”,解除众缚若能于相而不贪著,众缚悉除,安乐่自在,自在解脱的法宝。佛陀在这里强调的是,凡夫“有欲认识”的根尘相对,必然由识现出各种现相,“相是心境”。所以转识成智的操作要“远离众相”,远离“色声等法”,就不被识所蒙蔽,入智境界就是“无欲观其妙”。

第三章相对“真理”与绝对“真理”

老子曰:“道可道,非常道;名可名,非常名。无名天地之ใ始,有名万物之ใ母。故常无欲以观其妙,常有欲以观其徼。此两者同出而异名,同谓之玄,玄之ใ又玄,众妙之门。”章

“谷神๰不死,是谓玄牝;玄牝之门,是谓天地之根,绵绵若存,用之ใ不勤。”六章

“道冲而用之,或不盈,渊兮似万物之宗。湛兮似若存。吾不知其谁之子,象帝之先。”四章

“道之ใ为物,唯恍唯惚。惚兮恍兮,其中有象;恍兮惚兮,其中有物;窈兮冥兮,其中有精;其精甚真,其中有信。自古及今,其名不去,以阅众甫,吾何以知众甫之然哉?以此。”二十章

“视之不见名曰夷,听之ใ不闻名曰希,抟之不得名曰微。此三者不可致诘,故混而为,其上不皦,其下不昧。绳绳兮,不可名,复归于无物,是谓无຀状之状,无物之象,是谓恍惚。迎之不见其首,随之不见其后。执古之道,以御今之有。能知古始,是谓道纪。”十四章

“有物浑成,先天地生。寂兮寥兮,独立而不改,周行而不殆,可以为天下母。吾不知其名,字之曰道,强为之名曰大。大曰逝,逝曰远,远曰反。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大。域中有四大,而人居其焉。人法地,地法天,天法道,道法自然。”二十五章

“朴散为ฦ器,圣人用之,则ท为官长,故大制不割。”二十八章

“道常无名,朴虽小,而天下莫能臣。”三十二章

“大道泛兮,其可左ุ右,万物恃之以生而不辞,功成而不名有,衣养万物而不为主,常无欲也๣,可名于小;万物归焉而不为主,可名为ฦ大。以其终不自为大,故能成其大。”三十四章

“道生,生二,二生三,三生万物。”四十二章

“天下之至柔,驰骋天下之至坚,无有入无间。”四十三章

“道者,万物之奥。”六十二章

绝对的世界观

1相对与绝对

部老子,可而言之ใ,是讲相对之ใ理与绝对之理的宝典。相对之理哲学上称为相对真理,绝对之理称为ฦ绝对真理。但用“真理”二字,也๣是顺俗而已๐!因是真理不能相对;是绝对者,不能称为真理,因真理之真亦相对也๣!既以姑妄,则姑妄之!相对者,皆是极性状态;绝对者,则ท是非极性态。老子书以讲绝对非极性状态属性为主ว体,相对极性状态为相用。绝对的非极性态,老子用“道”“常道”“无຀名”“谷神”“冲虚”“浑成之物”“希”“夷”微”“无”“万物之宗”“无物”“无状”“大”“朴”“母”“至柔”等等来表达;相对的极性态用“可道”“非常道”“有名”“天地”“有物”“有象”“万物”“有”“可视”“可听”“可抟”“器”“子”“刚强”等等来说明。这就很显然,世界ศ的存在是二部分:部ຖ分是相对存在,部分是绝对存在。我们把对相对存在部ຖ分的认识称为相对之理相对真理,而把对绝对存在的认识称为绝对之理绝对真理。人类的认识不外乎就是这两ä方面的认识;人的世界观人生观价值观无非是对这两方แ面的看法;人生的所为和其追求,无非是这两方面的内容。圣人凡夫以此而分,君子小人以此而定,切经书典章据此而著,世出世间以此而立,高低贵贱以此而成,智慧愚钝缘此而彰,学问修习之道亦不外乎此!所以,老子大讲特讲相对与绝对的道理。

老子第章就开宗明义地讲“可道”“不可道”;“可名”“不可名”;“常道”“非常道”;“有名”“无名”;“有欲”“无欲”;“徼”“妙”。“可道”“可名”“非常道”“有名”“有欲”“徼”是属于相对真理的部分,而“不可道”“不可名”“常道”“无名”“无欲”“妙”是属于绝对真理的部分。凡是相对真理,都是二相的“有欲”认识通道所认识之理,而绝对真理则是相的“无຀欲”认识通道所认识之ใ理。比如,科学研究是以主客两ä相人和仪器的“有欲认识”通道所得到的认识,故只能ม是相对真理;而相人用“人体”这台仪器的“无欲认识”通道进入“不二”境地所得到的认识,便为绝对真理。相对真理的认识是相对的有条件的,只适用定范围的认识,所认识的对象是暂时的虚幻的无常变化的当体皆空的,是只能以运动方式存在的事物;而绝对真理的认识是无຀待的无຀条件的,适用于切时切处的认识,所认识的对象是永恒的真实的常住的唯真正存在的,是不以任何方式运动变化的存在。

2认识比量

相对真理的认识,因是相对的二相如人与仪器相对成主ว客二相,故所得的认识只能是比量对比规定才能确定的量的认识。因是比量,则随不同的规定对比得出不同的结论,以不同的参照得出不同的表达。所以,相对真理的真理性,只能相对地存在,有条件地存在,不究竟不了义地存在。绝对真理的认识,因是绝对的相如,人用人自心身为“仪器”,无能用所用,故为相;以自心现量,人及人这台“仪器”与天地万物同是所现之量,故无主客,无能研究和所研究,古人称天人合,是故为相。可用梦境作譬,作梦时,作梦的人和所用来作梦的“仪器”以及所做的梦境是不是二,依此可领ๆ悟相之ใ理,故所得的认识是现量不需任何条件,直接就可确定的量的认识。因现量是无条件的独立的独立而不改不需分别对照的,是究竟的了义แ的认识;是“如是”,本来如此,是自然。用“存在”表达已成为二相,故只能表示为“如是”,本就如此,自然而然。

我们处在极性的世界,因极性观念的习๤惯性,用二相分别的比量,已“得心应手”。所以,自觉不自觉地在比量中认识世界,于是形成了系列ต非真当作真非幻当作幻的颠倒观念。如,佛陀所说的凡夫四颠倒常颠倒,无຀常计常;乐颠๲倒,把苦当乐่;净颠๲倒,不净为净;我颠๲倒,无我认我八颠倒[凡夫的四颠๲倒,再加二乘的四颠๲倒无常颠๲倒,于涅槃之常而计无常;无乐่颠倒,于涅槃๵之乐่而计无乐่;无我颠๲倒,於涅槃之我而计无我;无净颠倒,于涅槃๵之净而计无净]等。我们日຅常生活中,以至科学实验中,都以比量来计量,来表达,来交流,来认可,来否定,来划分是科学非科学。以此比量来衡量切事物时,我们已经陷入种共同的“昏糊”状态,就无຀法认识本来的面目了。佛陀说我们凡夫智力低下,无法认识究竟实相。还把自己浅显的认识,视为真理,固步自封,形成“世智辨聪”的顽固的境地。于是,不但不能深化认识,反而以先入为ฦ主的观念,排斥圣者的大智慧所得。把圣者不可思议的究竟了义的见地和理论,当作“奇谈怪论”“神话故事”,甚至视为ฦ“迷信”,感到荒唐可笑。故出现智者反为愚愚者倒自诩的“夜郎现象”。犹如几十亿人每天全都是酒醉状态时,在比量中ณ就无酒醉可言,倒是有不醉者成为醉汉。

3极性思维的局限

极性的世界,相对认识就是这样。所以,老子讲:“天下皆知美之为美,斯恶矣;皆知善之为善,斯不善矣。故有无相生,难易相成,长短相形,高下相倾,音声相和,前๩后相随。”二章美善有无难易长短高下音声前后等系列极性相对的比量,在老子书中非常之多如,虚实强弱无为与有为无欲与有欲唯阿昭昭昏昏察察闷闷曲全枉直洼盈敝新า雄雌黑白荣辱朴器歙张开阖兴废取与柔刚ธ巧拙寒热静躁生死母子祸福难易学不学等等。通过这些比量,我们就可知道,我们每说的句话,每思考的任问题,无຀不是用极性的观念进行。也๣就是说,没有比量,我们连说话思维都无法进行了。于是,我们就发现语言思维都是我们无始劫来在极性的世界培养发展起来处理和交流的工具。但深入步,是有了极性世界后而有极性的观念呢?还是有了极性观念才有极性世界呢?也就是说,先有比量的世界ศ才有比量的观念呢?还是先有比量的观念才有比量的世界呢?这个问题的深入讨论,就牵涉到了整个相对真理和绝对真理的根本关系问题,也就涉及到世界的存在和起源问题了。既然思维语言皆是比量的产物,那ว么我们的思维语言就皆是相对的暂时的不了义แ的和不真实的。因此佛陀将我们二相“有欲认识”的极性思维称之为ฦ“妄心”,把“妄心”依赖产生的差别外境称为诸法。是先有极性的观念比量呢?还是先有境界差别之相极性的世界呢?

佛经对此早就作过极其深刻透彻的表述:“切有心起分别者,犹如幻化,无有真实,所谓识受想行忆念缘虑觉知等法,种种心数,非青非黄,非赤非白,亦非杂色;无有长短方圆大小,乃至尽于十方แ虚空,切世界ศ,求心形状,无区分而可得者。但以众生无明痴暗熏习๤因缘,现妄境界,令生念著。”占察善恶业报经由此可见,我们的思维忆念缘虑觉知等所用的比量青黄赤白长短方圆大小虚空世界等都不是真实存在的犹如幻化,无຀有真实。要找我们思维的相状求心形状,用极性比量的“有欲认识”是无法认识的无区别而可得者。因为,极性的观念来自极性世界现妄境界,令生念著,而极性的世界来自极性的观念但以众生无明痴暗熏๱习因缘,现妄境界。

到เ底先有极性观念,还是先有极性的世界?这是认识相对真理和绝对真理中的个ฐ极为ฦ关键的障碍!首先,这个障碍来自极性观念的极性思维自身的限制。因这个极性思维本身自觉不自觉地要产生个谁先谁后的“起源”问题๤。人们最熟悉的就是先有“鸡”还是先有“蛋”的问题,这就是极性思维的悖论。当你认为是先有“鸡”后有“蛋”时,那ว么“鸡”从何来?当你认为是先有“蛋”后有“鸡”时,那么“蛋”从何来?这时,问题的关键在于极性思维本身的“缠绕”。这种思维的“程序”必然会产生出这种想法和问题๤,从而自己้作茧自缚,形成个极性思维“自我”编造的“怪圈”,叫你永世钻不出来,而实非真的存在。所以,极性世界的思维或“有欲”的认识本身无法解决这个ฐ问题了,陷入了困境,不能ม自拔。这已经暴露了极性思维的比量应用的局限与障碍,以及比量处理的不真实性。但当让你在无极圈中“画ฑ”“”线时,你说是先有太极图的阳半呢?还是先有太极图阴半呢?你能明白其中ณ的道理吗?明白了,极性思维的“怪圈”就不存在了,谁先谁后的问题就迎刃而解,鸡与蛋的先后问题自然心地明了!!!

“所谓此心极性思维不能自知,妄自谓有,起觉知想,计我我所,而实无有觉知之相,以此妄心毕竟无体,不可见故。若无觉知能分别者,则无十方三世切差别ี之相。”占察善恶业报经由á于极性思维用比量进行,于自我编织“怪圈”不能自拔不能自知,总是陷入在谁先谁后谁主ว谁客等极性思维的自我缠绕之中ณ妄自谓有,起觉知想,计我我所。而这种无意义的缠绕的陷阱,愈思维愈陷得深。实际上“先后”极性,本无຀所有,纯属极性比量思维方แ式的差错,因为任何极性事物都是同时成对出现的。

庄子用个绝妙的比喻来说明这个问题。“人有畏影恶迹而去之走者,举足愈数而迹愈多,走愈疾而影不离身,自以为尚迟,疾走不休,绝力而死,不知处阴以休影,处静以息迹,愚亦甚矣!”庄子·渔父庄子讲,有人害怕自己้的身影和讨厌自己้的足迹而奔走,想用快速奔跑来甩掉影迹,没想到跑得愈快,而影迹愈多。我们亦是要想用极性观念来解决自身缠绕的问题๤,要想用“有欲”的认识来认识世界,要想用比量来解决自我缠绕的问题,要想用二相主客对立的认识方式去认识宇宙起源生命起源人类起源等系列认识之谜,就犹如庄子所说的“畏ั影恶迹”样,哪怕“疾走不休,绝力而死”,也解决不了。因为ฦ“实无຀有觉知之相,以此妄心毕竟无体,不可见故”。因“处阴”而影休,“处静”而迹息,哪有“觉知之相”?“觉知之ใ相”亦是我们二相的极性思维的比量所展现的。

无此比量的极性思维,“觉知之相”和“此妄心”实则无຀有,毕竟无体。再看,形影谁先谁后?本不存在这个问题,而比量的极性思维非要产生这个想法不可!这就是说,“若无觉知能分别者,则无十方三世切境界差别之ใ相”。若无极性比量思维,焉有形影谁先谁后的问题?!若无极性思维的缠绕,自无“鸡”先“蛋”先的悖论?!缠绕于悖论来自极性思维本身的作茧自缚,处阴休影,处静息迹,这是大智慧们的解脱之法。对个被极性思维控制的人,看到此说,反更会激起他的“疾走不休”,甚至“绝力而死”怀疑ທ批判讥讽自作聪明而陷入“世智辨聪”的“八难”之中ณ,谓之ใ“死”也;而对个ฐ认真对待,成熟修证的人来说,可能会起收到“处阴”而影休“处静”而迹息的意外效应,但愿我们由此“顿彻”“顿悟”!

“切诸法皆从妄想生,依妄心为ฦ本;然此妄心无自相故,亦依境界而有,所谓缘念觉知前境界故,说明为ฦ心。又此妄心与前๩境界,虽俱相依,起无຀先后,而此妄心能为切境界ศ源主。所以者何?谓依妄心不了法界相,故说心有无明。”占察善恶业报经先有极性观念还是先有极性世界?实无先后。太极图中先有阴还是先有阳?“心生故种种法生,法生故种种心生。”占察善恶业报经根本是极性思维的二相认识的差错,是设立二相比量的前提的方向性错失所致。极性思维将原本相的法界被自己的无明愚昧认定成二相,形成坚固的极性观念,从而导致无休止的极性观念的缠绕。若能知原本不存在极性的二相之实,问题๤就解决了处阴休影处静息迹。但由á于无量劫的极性思维坚固坚固妄想,无法摆脱,故始终在相对认识中ณ“疾走不休”!“当知心外相者外境客观世界,如梦所见,种种境界,唯心想作,无实外事。切境界悉亦如是,以皆依无明识梦所见,妄想作故。”占察善恶业报经本是相,本无຀先后的形影关系,旦用极性思维,必然要处理出个谁先谁后的问题来。因为,极性思维的人无法脱出这个桎梏。于是,圣者们随顺ิ人们的比量表达,不得不权且以“妄心为切境界ศ源主”来解决极性思维的先后问题๤。等到无明识梦结束时,才知梦境中本无能梦所梦的先后问题๤;但随顺极性思维,总是说“我是梦境的源主”。亦如形影本无先后,但人们总会感到先有形,后有我影。以此方便,顺指寻月,先视指头,再见指月。

先知外境,“如梦所见”,“实无外事”,就可最终突破极性思维的“怪圈”,了悟妄想与妄境以梦境来对比是波水体波即是水水即是波,自然便进入绝对之ใ境,认识绝对真理,体悟绝对“存在”,彻悟绝对无比量无极性,更无极性思维语言以及切境界ศ差别之相。

4领略现量

比量是以妄自分成二相为前提,现量则相反,依相的特征而建立,无妄自分成主客内外等二相的极性虚妄观念,原本是什么เ,就是什么。不以自心自身为参照进行比量的识别ี,于是就无主ว客内外的极性感受和对立“比量”。这种说法,对个识心分别ี未经领ๆ悟现量境界ศ的人来说,能够理解也比登天还难,何况“如人饮水,冷暖自知”的境界呢?为ฦ什么เ?极性思维坚固故!怎么能ม让个人感受到เ“妄心为切境界之源主”呢?怎么เ能深入到唯此心余皆自心现量呢?历代圣贤哲人,最困难的是将“心法”之ใ现量绝对真理让人“现量”!古语有:“修道容易悟道难,悟道容易证道难,证道容易成道难,成道容易弘法难。”难的就是将此现量尤其是圣智现量能“现”在他人之心。若此易到,就不需要“三藏十二部”了,也不需老子讲道德经了,更不需要对此问题啰啰嗦嗦了。

现量有业相的现量,有圣智现量。从事转识成智操作的人都知道,外境乃识梦所现,但往往又忽视了自心妄心和自身更是识梦最直接的表达!我们交龙文化称为“三道境”妄心幻身妄境。“三道境”都是大圆镜智玄览上的影像。要入现量境的人,欲以“无欲认识”观其妙者,首先要将妄心境幻身境“看作”妙明净体的大圆镜上之影像实际上,不是“看作”,本来就是,只是在你未入门前作方แ便操作,待到เ自肯自了时,冷暖自知,这是极关键的步。这步进入了,所谓的外境自然不外,乃ี与妄心幻身同处“镜”之中ณ之影像耳!至此,更显得大圆镜上三道影境之真实。能入三道境皆是镜像的境界,达到เ“展目皆是如来地”“山河大地尽露法身”,作意存想的有为认识远离,能自然而然地领略๓“三道境”现前,可谓现量境初现耳!前๩面我们谈过四天王观摩尼珠的公案,佛陀以摩尼珠为喻,让四天王进入自心现量境,故收珠观掌,让其悟入“玄珠”“玄览”妙明心镜,“知常曰明”之镜之三道境,以“明明德”,但因四天王极性观念坚固而错失良机!

现代人是佛法道规衰微之末世众生,禅机难悟,现量境界难入,“顿悟”难开,故以如幻闻熏渐入为方แ便,以补先天根性之ใ不足,亦能终现妙明之本体。“涤๨除玄览,能无຀疵乎?”将三道境作为业相的自心现量法,积极转识成智涤除玄览,坏心识涤除坏到主客泯灭,极性消除,则垢尽尘除,古镜重明时,便从业相的自心现量进入无业相的圣智现量实相境界观其妙。不管是业相的自心现量,还是实相的自心圣智现量,叫现量是针ฤ对比量而言的。在任现量中ณ,是现量就是相,无二相的识心分别,这是现量与比量的根本区别。现量的真实性在于“直接”二字,如镜照ั物,直接应对。这正是庄子讲的“不将不迎”,也是老子说的“以阅众甫”“明白四达”而无所知之知。

相现量,贵在“无所知”。老子要求“能无知乎”?“明白四达”,如镜照境,巨เ细无遗,却无຀识心的分别,这就是“能无知”。“能无຀知”的“明白四达”,就是相的现量!所以,现量的真实性就在于“直观”二字。我们在日຅常生活中就可体验现量和比量的认识之差异。比如用筷子吃饭,小孩现量的认识看到大人怎么吃就怎么模仿,根本没有思量拿筷子的力学结构,该用多大力才行,更不会建立拿筷子吃饭的数学方程,用来计算筷子运行的角度力度及食物重量等之间的变量关系。件用现量非常简单的事,用比量就极其复杂,甚至就不能进行!如见个杯子,现量法中ณ,杯子的大小色泽容量等直现眼前;如果以比量法,用语言给人描述,那就费劲多了,对方还难以明白,出力不讨好,不如让他亲眼看下,以现量直接解决。

再看,随彩画,要用比量说清楚就更困难了。比如,给人描述某色彩,你说这色彩“比橙的浅点,比黄的深点”,这是比量无法表明的问题๤。但只要用现量,切问题就都解决了。有形有相的事物是这样,何况看不见摸不着闻不到的事物呢?更何况本就无形无຀象无量无际的实相本体呢?!我们为什么认识不了电子运动的真实状态,多少计算的方แ程都无法吻合呢?就是我们将电子的运行不能现量化,用比量的“波函数”来描述微观运动,那ว也是无法得出正确认识的,因为根本的错误是二相的前๩提。相对论的真实性,先是来自爱因斯坦坐光子火箭所具有的相似的相性,而量子力学看似正确,而实远矣!原因是二相的坚固性。

老子“恍兮惚兮,其中有物”,“惚兮恍兮,其中有象”,正是波粒二象性用比量,实则比此更复杂;但用现量,比波粒二象性更简单在老子现量中的种比量表达。它就像我们看幅油画那么直观,要用比量则复杂得不可想象,但在现量境界中ณ却很直观,再无比量的复杂性。老子在自心现量中,对物质态与能ม量态的存在状态,以及能量态与信息态的存在状态,物质能量信息三态共相混融的状态,都是直观的现量把握。用比量的语言表达,就成“道可道,非常道;名可名,非常名”。虽然,老子体悟的现量无法表述给我们,但老子还是将它们间的平衡转化的状态及其究竟相的现量,表达为“恍兮惚兮”“惚兮恍兮”“窈兮冥兮”“惟恍惟惚”“是谓恍惚”“渊兮湛兮”“混而为ฦ”“复归于无物”“无状之ใ状”“无຀物之象”“有精”“有信”“寂兮寥兮”等等。老子的这些描述,都是他自心现量的“强字之曰”。因为,相“不知其名”,“其名不去”不可得名也,只是为提携接引众生入相现量的需要,老子不可言而言之ใ,不可名而名之。

我们现代科学所用的数理的认识方式和认识状态,基本上都是二相的比量认识机制。这种认识工具和认识状态,和现量相比,并不优越,尤其在对微观能量态信息态的认识中,远不如现量简单明了,真实可靠。对于有形有象的物质态,比量可发挥定的作用,那也是相对于现有的认识状态而言的。愈到深层的境界,比量就无法适用了,而且是极其严重的障碍。所以,要掌握绝对真理,必须要入现量,而要入现量,先要“涤除玄览”,清除识心的比量分别ี,才可契现量的境地。

部老子,全是现量的“比量化”。老子五千言的真实性都来自现量的真实直观性。任何现代的比量科技发展,只能证实证明现量的可靠性和真理性,而不能推翻现量的正确性。这就是儒释道圣人经典千古不衰,万古流芳的根本原因。不管是来自帝王将相,还是文人墨客;也不管狂徒多么เ嚣张,多么定论,最终将会被现量的绝对真理性统统推翻,而且显示出主客比量浅薄无知的可怜!比量认识不了“诸根如幻,境界如梦”,认识不了“切境界ศ,但随心缘,念念相续故,而得住持,暂时为有。”占察善恶业报经

老子佛陀在他们的圣智现量,掌握了宇宙人生的切道理。佛陀是切种智,他所证得的究竟真理绝对真理,我们用比量的认识是无法认识的,就叫“不可思议”。因为“思”是比量的极性观念按定程序的组合处理,“议”是“思”的种表达,都是粗相的比量认识。所以,我们不能以“比量”之心去揣度圣者大智慧的“现量”之境。正因为ฦ他们处在甚深般若的状态,自住无量三昧的现量“观察”中,将其真实可靠的现量传递给人间,这是真理的语言相,将此语言相称为“圣言量”。我们凡夫证不到“圣智现量”,但可从圣者的“圣言量”中得到启发,受其引导,经闻思修的程序,自得证实“圣言量”不虚。古今中ณ外,代代的大丈夫们踏“圣言量”的足迹,自证到“圣言”之境。所以,“圣言量”的真实性不依“世智辨聪”的怀疑不信打击诽谤而寿终,反而续圣贤慧命代不绝人,更何况不乏其人。

知道了比量现量圣言量的关系,我们就会明白,比量充其量就是“聪明”。“聪”者,耳敏,“明”者,眼锐。“聪明”是耳目识别的灵敏。故二相“有欲认识”的聪明不出比量的范围,因而“聪明”突破不了极性观念和极性认识的束缚。所以,现量及圣言量,不能ม亲证,不经人开导,再聪明是无法理解的。有从小聪明出众的高才生,到他取得了博士教授后,认为科学哲学之路不契真理之道,转而研究道教经典。后经人介绍来交流些问题,果然“聪明”,对我让他思考的问题,他耻于提示。但怎么使水晶球上没有影像这个问题๤,却几天未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