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腾小说网 > 老子的大智慧 > 第 9 部分阅读

第 9 部分阅读

“大音希声”,最大的声音是哪个声音?没声音的那个ฐ是最大的声音。最大的形象是哪个ฐ形象?无相之实相才是最大的形象,无边无量才是最大的形象,故称“大象无形”。“道隐无຀名”,道哪有名呢?真如实相有没有名?答:没有名!没有名咋叫实相呢?叫实相是方便表达,但实相无຀相无名,用金刚ธ经公式表达,是实相,即非实相,是名实相。老子讲:“道可道,非常道;名可名,非常名。”道本无名,有名则落极性窠臼。

“大音希声”,最大的声音是哪个声音?没声音的那个是最大的声音。最大的形象是哪个形象?无຀相之实相才是最大的形象,无边无量才是最大的形象,故称“大象无຀形”。“道隐无名”,道哪有名呢?真如实相有没有名?答:没有名!没有名咋叫实相呢?叫实相是方แ便表达,但实相无相无名,用金刚ธ经公式表达,是实相,即非实相,是名实相。老子讲:“道可道,非常道;名可名,非常名。”道本无名,有名则落极性窠臼。

“中ณ庸其至矣乎!民鲜能久矣”。只有达到“归根复命”“惟道是从”“圣智现量”“不二随顺”的境地,就是“中庸”的“本体”标准。“致中和”“止于至善”,就是“中庸”了。儒家的“中ณ和”“至善”“中庸”“执中”等,都不离“中道”之ใ心法,儒家的“中道”心法经历了三皇五帝的漫长流传,到孔子而形成儒家的理论基础。孔子知道“中庸”的标准至高至精,般人难以达到。“择乎中ณ庸而不能期月守也”。“天下国家可均也๣,爵禄可辞也,白刃可蹈也๣,中庸不可能ม也”。这不正说明天下万事万物之大本本体本源的非极性“中ณ”是切大智慧圣者的最高追求目标吗?正因为不易达到,才知“常乐我净”的“涅槃”之ใ价值。才有抛江山弃王位舍娇妻美女和财宝奇物而不恋的释迦牟尼佛问世,才有历代大丈夫立四弘誓愿众生无຀边誓愿度,烦恼无尽誓愿断ษ,法门无量誓愿学,佛道无຀上誓愿成,发菩提心,行六度持戒波罗蜜,布施波罗蜜,忍辱波罗蜜,精进波罗蜜,禅定波罗蜜,智慧波罗蜜。而追求无上正等正觉成佛的精神๰。

“中ณ庸其至矣乎!民鲜能久ื矣”。只有达到“归根复命”“惟道是从”“圣智现量”“不二随顺ิ”的境地,就是“中庸”的“本体”标准。“致中和”“止于至善”,就是“中庸”了。儒家的“中和”“至善”“中庸”“执中”等,都不离“中道”之心法,儒家的“中道”心法经历了三皇五帝的漫长流传,到孔子而形成儒家的理论基础。孔子知道“中庸”的标准至高至精,般人难以达到。“择乎中庸而不能期月守也”。“天下国家可均也,爵禄可辞也,白刃可蹈也,中庸不可能也๣”。这不正说明天下万事万物之大本本体本源的非极性“中”是切大智慧圣者的最高追求目标吗?正因为不易达到,才知“常乐我净”的“涅槃”之价值。才有抛江山弃王位舍娇妻美女和财宝奇物而不恋的释迦牟尼佛问世,才有历代大丈夫立四弘誓愿众生无边誓愿度,烦恼无尽誓愿断,法门无຀量誓愿学,佛道无上誓愿成,发菩提心,行六度持戒波罗蜜,布施ๅ波罗蜜,忍辱波罗蜜,精进波罗蜜,禅定波罗蜜,智慧波罗蜜。而追求无上正等正觉成佛的精神。

“是以圣人之治,虚其心,实其腹,弱其志,强其骨。”“虚其心”的这个心是什么เ心呢?是指我们的欲心私心贪心,把这些心要空掉。“虚”是去除的意思。要没有这个贪欲妄想之心,人就断ษ除了烦恼和痛苦的根源。从治理社ุ会来讲,圣人不让膨胀人们的贪欲妄想;从个人治身来讲,圣人要求净化心灵,把贪欲杂念之心净化之ใ后,那ว就把我们极性的观念和识念没有了,就转识成智了,这就是“虚其心”。“实其腹”是什么意思呢?从字面讲,是指老百姓吃饱就行了。因为老子并不主张人们追求口欲,可食的东西吃饱就行了。你再吃得多,你再吃得好,你过分追求和讲究饮食就不是他的本意了。古人讲,什么เ好吃的东西过三寸舌喉,什么味道都没有了。过咽喉之后洋芋与燕窝酸菜与海参是等同的,什么都没有了。口欲就那么点味觉而已!但人们为几寸长的味觉检验器舌不惜宰杀切生灵,实在令人遗憾!所以“实其腹”就是把肚子吃饱有营养就行了,能给我们的身体提供周转循环的能ม量就足矣!“实其腹”了干什么呢?人吃饱了的生存价值何在?老子讲得很清楚,目的在“虚其心”。为什么要“虚其心”呢?老子在后边讲,究竟之ใ处在“归根复命”,“知常不殆”。净化我们的贪欲妄想和私心杂念,就是把我们的心“虚”了,把脏东西洗掉就是“虚其心”。但老子真正“实其腹”的含意不是口欲腹饱。“腹”者内也,是“虚”其极性的贪欲私念,使其粗细的妄心识念并摒除,而以道心充其内,也就是开显我们自性的灵光智慧,使内腹充实。这和庄子讲的“虚室生白”是个ฐ道理。庄子“虚室”就是老子的“虚心”,而庄子的“生白”正是老子的“实其腹”。

“是以圣人之治,虚其心,实其腹,弱其志,强其骨。”“虚其心”的这个心是什么心呢?是指我们的欲心私心贪心,把这些心要空掉。“虚”是去除的意思。要没有这个贪欲妄想之ใ心,人就断除了烦恼和痛苦的根源。从治理社会来讲,圣人不让膨胀人们的贪欲妄想;从个人治身来讲,圣人要求净化心灵,把贪欲杂念之心净化之后,那就把我们极性的观念和识念没有了,就转识成智了,这就是“虚其心”。“实其腹”是什么เ意思呢?从字面讲,是指老百姓吃饱就行了。因为老子并不主张人们追求口欲,可食的东西吃饱就行了。你再吃得多,你再吃得好,你过分追求和讲究饮食就不是他的本意了。古人讲,什么好吃的东西过三寸舌喉,什么เ味道都没有了。过咽喉之后洋芋与燕窝酸菜与海ร参是等同的,什么都没有了。口欲就那么点味觉而已!但人们为ฦ几寸长的味觉检验器舌不惜宰杀切生灵,实在令人遗憾!所以“实其腹”就是把肚子吃饱有营养就行了,能给我们的身体提供周转循环的能ม量就足矣!“实其腹”了干什么呢?人吃饱了的生存价值何在?老子讲得很清楚,目的在“虚其心”。为ฦ什么要“虚其心”呢?老子在后边讲,究竟之处在“归根复命”,“知常不殆”。净化我们的贪欲妄想和私心杂念,就是把我们的心“虚”了,把脏东西洗掉就是“虚其心”。但老子真正“实其腹”的含意不是口欲腹饱。“腹”者内也๣,是“虚”其极性的贪欲私念,使其粗细的妄心识念并摒除,而以道心充其内,也就是开显我们自性的灵光智慧,使内腹充实。这和庄子讲的“虚室生白”是个道理。庄子“虚室”就是老子的“虚心”,而庄子的“生白”正是老子的“实其腹”。

这章光点符号就有多种不同的断句,都有定的道理。古代没有标点符号,点开之ใ后都能讲出个子午卯酉来。比如有人断成“道,可道,非常道”;有人断成“道可道,非常道”;还有人断成“道可,道非,常道。”不管怎么เ样,咱们要从精神上理解这段话。“道可道,非常道;名可名,非常名。”这很显然是讲语言文字思维等的表达与老子所认识的道的状态和属性的无法对应性。道是老子描述世界本源状态和属性的哲学范畴,道是万事万物的本源,是对最根本存在状态和属性的表达。这和维摩诘经中讲的“于切法无言无຀说,无຀示无识,离诸问答,乃至无有文字语言,是真入不二法门”的旨意是相通的。“可道”是用语言文字等对道的表达。老子要阐述他认识的世界本源状态和属性,就碰到个语言文字无法圆满表达的困难。这是所有大智慧者达到这认识层次所共同遇到เ的问题。

这章光点符号就有多种不同的断句,都有定的道理。古代没有标点符号,点开之后都能讲出个子午卯酉来。比如有人断ษ成“道,可道,非常道”;有人断成“道可道,非常道”;还有人断成“道可,道非,常道。”不管怎么样,咱们要从精神上理解这段话。“道可道,非常道;名可名,非常名。”这很显然是讲语言文字思维等的表达与老子所认识的道的状态和属性的无法对应性。道是老子描述世界本源状态和属性的哲学范畴,道是万事万物的本源,是对最根本存在状态和属性的表达。这和维摩诘经中讲的“于切法无言无຀说,无示无识,离诸问答,乃至无຀有文字语言,是真入不二法门”的旨ຈ意是相通的。“可道”是用语言文字等对道的表达。老子要阐述他认识的世界本源状态和属性,就碰到个语言文字无法圆满表达的困难。这是所有大智慧者达到这认识层次所共同遇到เ的问题。

懂得了上述道理,现在我们回过头来再看老子反复强调的“塞其兑,闭其门,”的用意何在?很明显,老子是让人们从二相的“有欲认识”进入相的“无欲认识”,以达到“抱为天下式”。这是说,以相的“认识”为ฦ认识的终极模式。严å格地说,相没有认识,相时只可说是现量。事实上,究竟相时,说现量亦是多余的。因为相时的境界,用我们二相的思维言说文字已๐无法把握,它超越了我们现有的切认识二相的认识。二相的认识已无຀法推测想象相的境界了,更何况用二相的认识去证明它!所以,老子说“知者不言,言者不知。”“知者”是相的“无຀欲认识”,非极性境地,用二相认识的表达工ื具——言说,无法表达,故“知者不言”。反过来说,凡是可以言说的,必定是二相的极性认识境界,是用语言可以表达的极性存在,根本未契入相的“现量”地,更何况谈究竟相的“圣智现量”呢!所以,老子说“言者不知”。

庄子·天道中亦讲:“故视而可见者,形与色也;听而可闻者,名与声也。悲夫!世人以形色名声为ฦ足以得彼之情世人以二相的感官认识想掌握宇宙万有的本来面目,或绝对真理,实在是愚昧可怜啊!。夫形色名声果不足以得彼之ใ情的确,从感官见到เ的形色音声等根尘处理的幻化相,无法认识真实存在的面目,则知者不言,言者不知,而世岂识之哉!”庄子的大智慧也肯定了“有欲”的感官认识是无຀法把握真理的存在,二相分别的认识无法穷究事物的本质,从而形成了二类认识的境界差异。“无欲认识”证得的现量境,“有欲认识”无法领略,故前者知者不屑顾后者言者的浅薄无知,或者可怜后者的愚昧;而后者则以无知的狂妄嘲๦笑前者的迂腐不堪,甚至大加可笑地评论与笔伐。于是,造成“知者不言,言者不知”的境界隔阂。庄子·天地中著名的“索珠”之喻,正是对二相与相认识的形象表达。“黄帝ຓ游乎赤水之北,登乎昆仑之丘而南望,还归,遗其玄珠。使‘知’索ิ之而不得,使离朱索ิ之而不得,使喫垢索ิ之而不得也,乃使象罔,象罔得之ใ。黄帝ຓ曰:‘异哉!象罔乃ี可以得之乎?’”这个寓言很绝妙地说明了如何求索得“玄珠”宇宙万物的本体,吾我众生的自性,二相属性的“知”“知”喻二相意识思维的代表“离朱”用眼睛等感官“有欲”观察认识的代表“喫垢”用语言文字来认识的代表都无法认识宇宙的真理和吾人的本来面目,唯有“象罔得之”。“象”者相也๣,“罔”者无຀也,“象罔”者无相也,无຀相者相也。可见要认识宇宙人生的真理,必须进入相的境地,超越二相反映的认识局限,才是正确的认识论。

庄子·知北游的公案中ณ更深入地说明了“知者不言”与“言者不知”的道理。“知北游于玄水之上,登隐弅之丘,而适遭无为ฦ谓焉。知谓无为谓曰:‘予欲有问乎若:何思何虑则知道?何处何服则安道?何从何道则ท得道?’三问而无为ฦ谓不答也,非不答也๣,不知答也。知不得问,反于白水之南,登狐阕之上,而睹狂屈焉。知以之言也问狂屈。狂屈曰:‘唉!予知之,将语若。’中欲言而忘其所欲言。知不得问,反于帝宫,见黄帝ຓ而问焉。黄帝曰:‘无思无຀虑始知道,无处无຀服始安道,无从无道始得道。’知问黄帝曰:‘我与若知之,彼与彼不知也,其孰是邪?’黄帝曰:‘彼无为谓真是也๣,狂屈似之;我与汝终不近也。夫知者不言,言者不知,故圣人行不言之教。’知谓黄帝曰:‘吾问无为谓,无为谓不应我,非不我应,不知应我也。吾问狂屈,狂屈中欲告我而不我告,非不我告,中欲告而忘之ใ也。今予问乎若,若知之,奚故不近?’黄帝曰:‘彼其真是也,以其不知也;此其似之也,以其忘之ใ也;予与若终不近也,以其知之也๣。’”

庄子的这段,集中地表达了老子“知者不言,言者不知”的内涵຅,以及“有欲认识”和“无຀欲认识”的机制与原理,是哲学史上认识论中最精彩的智慧表达之。“知”代表二相的极性“有欲认识”;“无为谓”代表究竟相无二无຀别的非极性“无欲认识”;“狂屈”代表已降服了极性心识,能契入相境地的明心见性者,但还未达无为自然的相认识。虽然黄帝答得无຀有不对之处,但错就错在无຀有错处。正是“句合头语正确的表达,万世系驴橛”,恰好堕入有言有说有思有虑有相有住的二相识心分别的窠臼中ณ,没有脱离极性属性的语言相思维相,仍处在“有欲认识”的桎梏中。“彼其真是也๣,以其不知也。”“不知”者是无有二相分别ี之ใ知也๣,不再有主客对立的“有欲认识”。由于进入无຀内外的相境地,没有可认识的对象,焉有根尘相对的反映之识别呢?!故“不知”才是相的真知真是。庄子这深邃的认识,唯独圣者相通。伟大的佛陀亦讲:“知见立知,即无明本;知见无见,斯即涅槃,无漏真净。”佛陀的大智慧明示,只要是主客二相分离的认识,必是切错误的不正确的源头及根由,直到เ无内外相的“无见”之“知见”,才是无生无຀灭无二无别的究竟相之“真是也”的“圣智现量”。“予与若终不近,以其知之也๣。”“知”与黄帝终不近道的根由,就在于二相的“有欲认识”状态的限制,也就是受“知见立知”的二相认识的无明愚痴所障碍故。

2“至道无຀难,唯嫌拣择”

这点在后来的禅宗悟道中表现得极为细腻和精湛。禅宗三祖僧璨大师的信心铭中有绝妙的体证:“至道无难,唯嫌拣择二相分别的“有欲认识”。”“唯滞两ä边局限在二相的“有欲认识”中,宁知种怎么เ能知道本来就是相的真实存在呢?种不通不能ม入相的‘“无欲认识”’,就不能证得非极性相的真实相,两处失功不能ม‘无欲观其妙’,极性观念的认识必‘即无明本’,其所得之认识定是颠倒梦想,无真实可言,何有功德之存哉?。”“切二边切极性的二相认识,良由斟酌皆由极性观念分别而形成,梦幻空华极性的“有欲认识”,所得的知见皆非真实的存在,无不是虚妄的颠๲倒之见,何劳把捉徒劳无益。”“非思量处二相的极性思维无法契入真如实相,识情难测有欲的认识只能‘观其徼’,无຀法‘观其妙’,真如法界相的状态,无他无自无主客无຀内外无人我。要急相应,唯言不二要想认识真相的存在,只有从二相的“有欲认识”状态转到相的“无欲认识”状态才可。”

庄子·齐物论中讲:“既已为矣究竟相,且得有言乎相给谁言说表达呢?既ຂ已谓之矣,且得无຀言乎相本无言,言为‘相’,是为有言?”“不得有言”而有言,佛法中斥为“增上慢”。因为“道可道,非常道”。“常道”相,二相极性言语之表达,就烙上极性的烙印,故成“非常道”了。正如佛陀讲的“未出轮回,而辨圆觉,彼圆觉性,即同流转”。以极性观念揣测非极性属性与状态,佛陀喻为盲人摸象。言说思维是二相极性认识的集中表现,这种极性观念的活动,严重地阻碍着相契入。故佛陀在普贤行法经中强调:“切法如是,无住无຀坏,如是忏悔,观心无຀心,法不住法中,诸法解脱,灭谛寂静。如是想者,名大忏悔,名庄严忏悔,名无罪忏悔,名破坏心识。”只有“坏”掉极性心识,才能ม不受语言思维的干扰。

吾人要想突破常规认识的束缚,非进入“坏心识”不可!否则,永远只在门外徘徊,无法入其堂奥。禅宗对心识极性的观照ั极其细微,对“坏心识”的操作独具风格。诸如机锋棒喝,以截断二相极性之识流。如:有僧问赵州ะ:“物不来时如何?”答:“放下!”问:“物不来,还放什么เ?”你说该放什么?放的正是“物不来”的极性观念。语言思维的极性,我们太熟ງ悉太习๤惯了,所以我们起心动念,就受其缠绕,不知不觉地陷入极性对待的困境。禅宗语为:“灵龟曳尾,拂迹成痕。”故三祖僧璨称为ฦ:“止动归止,止更弥动。”“心不生坏心识,万法无຀咎。”极性的二相思维,无຀法进入相的境界,只有“心不生”时,心识不存,自然“能由境灭,境逐能ม沉”。能所二相依极性心识而立,只要按佛陀“坏心识”的智慧指引,我们就会突破能所极性认识造成的茧缚。禅宗将相无相之实相,称为“如如”。但当用“如如”表达相时,相却成了能言和所言的二相,故宗门有:“道个ฐ如如,早是变了也๣!”“唤作‘如如’又却迂”。金刚ธ经直接以“是,即非,是名”的公式来深化极性与非极性的认识。

庄子·列御寇曰:“知道易,勿言难。知而不言,所以之天也;知而言之ใ,所以之人也;古之人,天而不人。若是者指如果只有感官反映的认识,迷惑于宇宙,形累不知太初。彼至人者,归精神乎ๆ无始而甘冥乎无何有之乡。水流乎无形,发泄乎太清。悲哉乎ๆ!汝为知在毫毛,而不知大宁。”“知道易,勿言难。”知道非极性相并不难,但要坏心识,泯灭极性言说,可比登天还难!“天”者自然中道,无有极性心识的波动。老子要人们效法“知而不言”的“天”,故曰:“是以圣人居无为之事,行不言之教。”“知而言之”者,无法坏掉心识者也๣,故为ฦ凡夫人也。如果不能“坏心识”,必在二相“有欲认识”的“轨迹”中生存,旦根尘相对,自然被见闻觉知的世界现象所迷惑。因身根处理感受的虚幻颠倒,不知道宇宙万物的本来面目不知太初。真正证到究竟相之人,其“精神”不生不灭,无形无相,清净本然,周遍法界ศ,无处不在处处在。“水流”者,散布也๣,非言水也。“发泄”者,充盈也。至人是“始觉”与“本觉”相合,“唯道是从”,从而契合无相之ใ实相的“无何有之乡๥”。但要达无二无别ี圆满十方的相,毫毛般的极性观念和二相的“有欲认识”,就成为障碍,不能证究竟涅槃๵大宁。所以,老子反复强调“塞其兑,闭其门”,其深远意义แ就在于此!

孔子曰:“予欲无຀言。”子贡曰:“子如不言,则小子何述焉?”子曰:“天何言哉?四时行焉,百物生焉,天何言哉?!”孔子的“予欲无言”正是“知者不言”的另类表达,绝不是孔子不想说话了,而是孔子想将他的教学纵深化,超越二相认识的层次,也就是想进行“无欲观其妙”的课程。这是孔子为了解学生境界的发问,看学生是否可接受相境地的教学试探。结果,高才生子贡的表达,说明了与“知者不言”的相认识还有差距,故曰:“子如不言,则小子何述焉子贡只具备二相的“有欲认识”的接受能力,故说老师不讲,我们无法得到知识?”孔子是大智慧,以“天何言哉?四时行焉,百物生焉”,暗示ิ了无言之言,让子贡了解“知者不言”的微妙境地和深邃相的现量认识。子贡由于境界不到,机宜不对应,故孔子未对子贡进行“不言”之教,子贡也๣未领略“无言”的境地,以致子贡说:“夫子之文章,可得而闻也;夫子之言性与天道,不可得而闻也。”其实,儒家的教学亦是从“有欲认识”开始,最终还是导向“无欲认识”的究竟,并非夫子不言“性”与“天道”,夫子的言谈举止,行住坐卧,无不在展现性与天道。

禅宗讲,“从门感官入者,不是家珍。”可见从外求的二相所得的“知”与“识”,不是究竟的认识。孔子亦提倡实证体悟的相认识通道,而将相“认识”的究竟性特别提出,故曰:“知之者不如好之者,好之者不如乐่之者。”论语“知之ใ者”是二相的感官认识,“好之者”是从内心的体悟感受,“乐่之者”是体悟体证的相法喜。这里孔子说的乐่,不是娱ຉ乐的“乐”,而是三昧正受,非乐之乐。故“知之者”二相认识者不如“好之者”领略体悟者,“好之者”不如“乐之者”达相的三昧正受者,足见孔子修证的大智慧。

“‘易’,无思也,无຀为也,寂然不动,感而遂通天下之ใ故。”孔子明确指出,“易”二相的极性思维无法契入,二相的有为操作无法认识。因为ฦ‘易’本是“寂然不动”的相,“易”清净本然,常住妙明,故只能以相的“无欲”认识通道“感而遂通”体悟体证。“易”是非极性的究竟相,是超越感官的形而上的“道”,而不是极性的二相之“器”,故认识“易”不能用极性的思维语言文字等有为ฦ法来把握。相反,“昔圣人之作‘易’也,将以顺性命之理。”儒家讲的“性”与“命”,乃ี是非极性相的属性与状态之谓也。

中庸中讲的“至诚”,就是非极性的相状态,达此状态才能ม与宇宙本具的属性相契。故中庸讲:“唯天下之ใ至诚不二的相状态,为能ม尽其性只有相的认识状态,才能开显自性。”“唯天下至诚,为能经纶天下之大经,立天下之大本,知天地之ใ化育。”从认识来说,“至诚”是非极性相的认识状态,也就是老子讲的“无欲”认识的通道。“无欲观其妙”,同样,“至诚”能“知天地之化育”,“至诚之道,可以前知。故至诚如神。”这些都指相认识状态的真实与精妙。

3塞兑闭门才可

如何达到“知者不言”的相实相之境地呢?老子反复讲:“塞其兑,闭其门;挫其锐,解其纷;和其光,同其尘。”“塞其兑”者,非言说相也。因“不言”之境,“说是物皆不中”,不可思,不可议,可思维可言说的事物,定是极性层次的事物。言说必然有能言所言,涉言诠,必是二相,故佛陀反复强调言说的局限性。楞伽经讲:“第义者,圣智自觉所得,非言说妄想觉境界ศ,是故言说妄想不显第义แ。”“言说法如影”,言说是极性思维的表达工具,而思维本身是以二相识取为前提的,“心本无生因境有”,可见切思维都建立在二相的反映认识基础上,何况表达思维的言说呢?故佛陀说,究竟相的第义,那是处于非极性状态的圣智现量,这种现量境,极性的思维言说无法表达。如其表达,亦是梦幻泡影般的虚妄颠倒。佛经上讲,有外道问佛:“不问有言,不问无言。”世尊默然良久,外道赞叹云:“世尊大慈大悲,开我迷云,令我得入。”这个公案正说明了“知者不言”和“塞其兑”的精妙智慧,但唯证者契入者才知“无声如雷”。

维摩诘经上讲不二法门,唯有维摩诘“默然无຀言”,大智文殊叹曰:“善哉!善哉!乃至无有文字语言,是真入不二法门。”这就是“三问无຀为谓不答也”!佛经经常提到“离四句,绝百非”,就是否定二相的语言思维的不真实性。金刚ธ经讲:“若人言如来有所说法,即为谤佛。”这是佛陀对“塞其兑”最彻底的表达,也是对二相认识最明确的否定。“须菩提,说法者无຀法可说,是名说法。”金刚ธ经无说而说,才是真说,“有欲认识”之说,说入“徼”;“无欲认识”之“说”,无຀说无示,无闻无得,此“说”入“妙”。禅宗对“塞其兑,闭其门”的奥妙发挥得淋漓尽致。“塞其兑,闭其门”是要关闭二相的“有欲认识”通道,开启相的“无欲认识”通道。因为“言说不显第义”,“诸佛妙理,非关文字”。语言的极性表达,非但不显相真如实际,而且是契入相的极性障碍。信心铭曰:“多言多虑,转不相应;绝言绝虑,无຀处不通。”可见言说思虑的极性观念是明心见性悟道成佛的障碍。“言语道断,非去来今。”信心铭依赖二相的极性言说,是无法契入无຀主客无຀时空的非极性状态和属性的。试想用牛顿的时空观来认识爱因斯坦的时空观,能ม契入吗?!

4无言胜有言

二相极性的语言思维要深入事物的本质,往往体现着不相应性。这点庄子·天道中桓公与轮扁的对白说得很明确。“桓公读书于堂上,轮扁斫轮于堂下,释椎凿而上,问桓公曰:‘敢问公之ใ所读者何言邪?’公曰:‘圣人之言也。’曰:‘圣人在乎?’公曰:‘已死矣。’曰:‘然则君之ใ所读者,古人之糟魄已夫!’桓公曰:‘寡人读书,轮人安得议乎!有说则ท可,无说则死。’轮扁曰:‘臣也๣以臣之事观之。斫轮,徐则ท甘而不固,疾则苦而不入。不徐不疾,得之于手而应于心,口不能言,有数存焉于其间。臣不能ม以喻臣之子,臣之ใ子亦不能ม受之于臣,是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。古之ใ人与其不可传也死矣,然则ท君之所读者,古人之糟魄已夫!’”的确,这桩公案中ณ“得之于手而应于心,口不能言”的微妙,唯证者所知。轮扁以得心应手的体证体悟,体现出心手相无碍相通,而二相的语言要表达相的得心应手,就显得苍白无力。这正说明了二相的极性“有欲认识”只能“观其徼”糟魄而已,而相的“无欲认识”才能ม“观其妙”得心应手而口不能言。

释迦牟尼佛在灵山会上拈花微笑的公案是庄子这则寓言更深刻๑的表示ิ。佛陀“拈花示众,是时众皆默然,惟迦叶尊者破颜为笑。世尊曰:‘吾有正法眼藏,涅ื槃妙心,实相无相,微妙法门,不立文字,教外别传,付嘱摩诃迦叶。’”庄子所谓“古之人与其不可传也”,是指二相的语言思维“不可传”相的境界,这正是佛陀“不立文字,教外别传”之所在。所以,老子主张“行不言之教”,用“不言之ใ教”来传庄子“不可传”的“得心应手”之所证,而不贻后人以“糟魄”。正是基于这点,要“观其妙”,必须“塞其兑,闭其门”,关闭六根趋外的“有欲认识”通道,这是“观其妙”的先决条件。言说不到文字不逮思维不入的“涅槃妙心”,正是宇宙万物的本来面目,也是人类认识的终极所在。然而要入这种认识的境地,只能明心传心,唯证所得。佛陀将他独无຀仅有的心法,以“不立文字,教外别传”的心心相印,代代相续,绵延至今,真可谓大智慧的圣人之杰作!留แ“精华”于后世之典范。

列子·黄帝中曰:“今知至道不可以情求矣,朕知之ใ矣!朕得之矣!而不能以告若你矣。”“情求”者,以眼耳鼻舌身意六根攀缘六尘所求也๣,是外求非内求。二相反映的外求无法得“至道”绝对真理;相现量的内求,才能ม认识“实相无相”的宇宙本体的状态和属性。老子“塞其兑,闭其门”的“无欲观其妙”,正是佛陀所说的“微妙法门”和“正法眼藏”。然而,“而不能以告若你矣”和“得之于手而应于心,口不能言”,是对“微妙法门”的同体证。后来的禅宗,则ท以“如人饮水,冷暖自知”,来勘验入相境之与否,并将机锋棒喝式的“教外”之教不言之教流传于世。

列子·说符曰:“故至言去言,至为ฦ无为ฦ,夫成知之所争者末矣。”非极性相的现量认识,尤其是大圣们所证得的“圣智现量”,无言说相文字相思维相至言去言。至言至为正是“涅槃妙心”之境地,唯“无欲认识”通道的“微妙法门”才可观其妙道。人类的二类认识系统,导致了二类文明的出现,有欲的认识发展为主ว客对立的科技文明,称为“硬件性文明”;而无຀欲的认识深化,则泯灭极性的对立,成为天人合的文明,称为“软件性文明”。“硬件性文明”由于对原本相本体的二相分割,造成了主ว客二方面不可逆转的“烙印”,体现出“双刃剑”的虚妄之道;而“软件性文明”由于主客合,无不可逆之效应,体现出“利而不害”的真实之道。

六祖๢惠能说:“吾有物,无头无຀尾,无຀名无字,无背无面,诸人还识否?”神会回答说:“是诸佛之本源,乃神会之佛性。”祖曰:“向汝道无名无຀字,汝唤作本源佛性,汝向去有把茅盖头,也只成个知解宗徒。”坛经这个公案和庄子·知北游中黄帝给“知”的解说同出辙,“予与若终不近也,以其知之也。”根尘相对,以“兑”“门”入者,终究陷入两相极性之ใ束缚中ณ,说个ฐ“本源”“佛性”“无຀思无虑”“无处无຀服”“无从无຀道”,从逻辑上讲无错无乖,但却深深地印在极性观念的框框里,佛陀称为“频伽瓶”塞其二孔,细极性认识没有解脱。

三从“有欲”到“无欲”

1“有欲”的危害

老子反复讲“塞其兑,闭其门”。“门”者,感官之门也。从世法讲,不闭其“门”,就会扰乱民心,故老子主张“不见可欲,使民心不乱ກ”。的确,世风的日下,人类社会的道德沦丧,就是人们不听老子言,开其兑,敞其门,纵情贪欲,放肆无度地满足感官享受所导致的。所以,“塞其兑,闭其门”也是治理人类社会有序化的根本所在!从认识角度讲,二相的根主体尘客体对立的认识状态是切烦恼的根源,更是人类认识宇宙万物真理的根本障碍。老子说:“塞其兑,闭其门,终身不勤。”可见关闭感官“有欲”的奔驰,泯灭两相的极性观念,才能彻底断除烦恼与痛苦“终身不勤”。

用佛家的话讲,只有“塞其兑,闭其门”,“反闻闻自性,性成无上道。”六根门的趋外奔逸,二相识取的认识,无法认识自性,更谈不上证悟契入“无上道”。佛陀在楞严经上讲:“则汝现前眼耳鼻舌及与身心六门,六为ฦ贼媒,自劫家宝。由á此无始,众生世界,生缠缚故,于器世间,不能ม超越。”佛陀明确指出,不“塞其兑,闭其门”,六根外驰,犹内贼劫自家珍宝,使无量劫轮回生死,于极性世界不能脱出。“从无຀始来,循诸色声六根攀缘六尘,逐念流转二相分别的“有欲认识”,曾不开悟性净妙常无法认识究竟相的宇宙真谛,不生灭的真如实相。”

2妄与真

“若弃生灭切根尘相对,必然外界事物的变化反映入心,‘心本无຀生因境有,前๩境若无຀心亦无຀。’外境事物无不在运动变化中,两相执取,根尘相对,反映成识,必然极性生灭观念不断ษ,故生死轮回种子相续。若能‘塞其兑,闭其门’,眼耳鼻舌身意六根不攀缘色声香味触法六尘,‘必弃生灭’,守于真常因切生灭运动变化,皆在不生灭的真常中运动变化,犹如电å影上的切运动变化,皆在不变的屏幕上进行。能于生灭中识取不生灭的‘真常’,这是‘塞其兑,闭其门’的必然结果,久久ื功深,常光现前这是‘塞其兑,闭其门’的微妙玄通,‘是谓玄同’,相的‘无຀欲观其妙’呈现,根尘识心,应时消落有欲的二相认识完全转成相的“无欲认识””。

“根尘同源,缚脱无二,识性虚妄,犹如空华。阿难,由尘发知,因根有相,相见无性,同于交芦。是故汝今知见立知,即无明本;知见无见,斯即涅槃,无漏真净,云何是中更容他物?”这是佛陀大智慧对应“塞其兑,闭其门”最本质最彻底的诠释相通。老子讲,“塞其兑,闭其门”达到“玄同”的境界,具有“终身不勤”的效应;否则,会有“终身不救”的恶果。但没有佛陀的大智慧,人们很难理解“塞其兑,闭其门”的深邃意义,更不了解“不勤”“不救”的根本所在。有了佛陀的大智慧点拨,我们才知道“根尘同源”,根主尘客不是二相,是相,本来不二,只因极性识心,妄分内外主客人我,致使相的本体,习惯地分割成二相的虚妄认识和感受,从而颠倒妄想无明愚痴层层叠加,恶性循环,无法解脱。犹如虚空中挂鸟笼,鸟认为虚空分成内外根与尘,其实鸟笼并未将虚空分成二相,实则虚空仍是体根尘同源,只是鸟的识心处理成内外二相的感觉和感受而已!

“诸法从本来,常自寂灭相。”根尘相对产生的切感觉和感受,无不似虚空中挂鸟笼,妄分内外,实无内外之实。是故佛陀说“识性虚妄,犹如空华”。空华本无,病眼妄见。见者,自以为感觉感受真实,其实华本无生,是感官处理得到的感受在欺骗着我们。为什么?根尘犹如太极图的阴阳两ä半,当“”线旦现于无极圈内,阴阳同时并立,互为前提,无先无后。同理,根尘交芦,相辅相成,亦无先后,同根同源。故“由尘发知,因根有相”,尘由根有,无根不显尘;根由尘立,无຀尘根不存。我们六根对六尘的能见见所见相,佛陀证实了都无自性相见无性,都是根尘相对的识性所现唯识所现。虽然所现之感受真真实实,实则与空华显现的感受无异。这正是佛家讲的“唯心所造,唯识所变”的机制ๆ。佛陀讲:“诸根六门如幻,境界六尘如梦。”这种深邃的“观其妙”,唯其佛陀也!!!

根尘相对的发识,犹如我们戴墨镜看见晴空为ฦ“墨空”样,晴空本未变,戴镜者成镜色。同理,我们的六根亦如戴有色眼镜的镜子,受镜子的限制,只能感觉到镜色的感受。可见,众生各自的六根结构和功能不同,处理出的感受不同,所见到的事物不同,以致各自所见的世界各异。大涅槃经讲:“‘恒河流水,汝指五百饿鬼何不饮?’鬼即答言:‘如来见水,我则见火。’佛言:‘恒河清流,实无火也,以恶业故,心自颠倒,谓是为ฦ火。’”楞严经讲:“有小洲,只有两国,唯国人同感恶缘,则彼小洲当土众生,睹诸切不详境界,或见二日຅,或见两月,其中乃至晕适佩玦,彗勃飞流,负耳虹霓,种种恶相。但此国见,彼国众生,本所不见,亦复不闻。”同处小洲,各自的“循业发现”则不同,故猫头鹰不知七色,人不见单色世界。金刚经讲:“若世界实有者,则ท是合相。”因为众生根尘相对,所见到的世界ศ,无非是各自“循业发现”的“应所知量”。

据佛经讲,地狱众生根尘相对,只发现铜铁火石四种物体所组成的世界景象;饿鬼众生根尘相对,发现阴沉昏暗的阴间;人道的我们则发现日月星辰山河大地的世界存在;天人见不到日月星辰的世界。我们和畜ไ生同处世界,但由于二者业根不同,所感受到的世界并不相同,如食肉动物闻着血腥味,口垂馋涎,而人闻着却不香美;人见到日月星辰,可天人却见不到日຅月星辰的世界。所以同处地球,各自的世界感受不同。所以,世界的现象不实有,都是各自依据自己的套处理系统处理出的现象。所谓的世界,正是根尘发识的产物。故佛经曰:“若世界实有者,则是合相各法界ศ众生,各自循业发现不同世界的总和。如来说合相,则ท非合相,是名合相。”因为ฦ“凡所有相,皆是虚妄。”圆觉经称为:“非实有体,如梦中人,梦时非无຀,乃至于醒,了无所得。”“譬彼病目,见空中华及第二月。”楞严经

3挫锐解纷

明白了佛陀讲的这些道理,就更能深入老子“塞其兑,闭其门”的深远意义。如果我们不“塞其兑,闭其门”,就总是被自己根尘发识所现的梦幻泡影之现象所迷惑,永远在虚幻颠倒中徘徊,岂不是“终身不救”吗?!若能“塞其兑,闭其门”,进而突破根尘识的现象迷惑,破除根尘“立知”的无明,达到เ“知见无见”“无຀欲观其妙”,就像圆觉经所说的“知是空华,即无轮转,亦无຀身心受彼生死。”这岂不是实现了老子所说的“终身不勤”解脱了生死轮回的烦恼痛苦,达到安稳自在,不生不灭的劳永逸的功效了吗?!

老子知道修道之人,从“有欲”到เ“无欲”,必然要经历“挫其锐,解其纷”的过程,才能进入“和其光,同其尘”的“玄同”境界。从认识论讲,这里的“锐”,就是二相“有欲认识”的坚固性习惯性自然性。因无量劫来,若无善知识开导,人们总是自然而然地受根尘识的制约。首先是无法认识,其次就算是认识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