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中我感觉儒学的有效性在书中似乎是一个基本的预设。这种预设表现在或体现为作者基本上都是以儒家文化、文化心理结构或文化习性作为ฦ立论的前提。诚然,前提出于认定,不假论证。但是,如果对这种认定保持必要的反思意识,考虑到它可能面对的质疑,其结论也๣许会获得较多的说服力。这一点作者做得并不是很好。书中说,“中ณ国文化的心理结构决定了,未来中国社会的理性化展,不可能像西方แ那样以人权和个人自由为核心,走一条基于个ฐ人主义แ的形式主义道路”——类似表述还有多处。“文化心理结构”是什么东西?这么เ轻易地就可以支撑起一个如此重要的结论?将这样一种历史的沉淀ຖ物本质化是不符合作者自己看重的文化人类学逻辑的。思辨地说,文化对于人来说具有二重性,既ຂ是人格的塑造者,又是生命及其意志的表达者。换言之,它既是一种决定者即原因,又是一种被决定者即结果。对这种关系做历史的把握,或许会使本书的写作变得更加复杂艰苦,却也会使本书所欲证明的结论变得更加透彻坚强。

个人以为它的意义有三。

从文明冲突论说起

儒学与现代性的关系是中外学术界长期讨论的一个重要课题,有着相当深刻的现实意义及重要学术价值。本书作者于此钻研已久,多有创见,并能利用国际上不同学科领域,包括文化心理学、社会学等方แ面的新成果、新า观点,以求说明儒学与中国文化模式的关系,进一步说明儒学的现代意义。此书๰有较高学术价值,学风端正,观点新颖๢。

必须认识到,我们的先辈们曾以包容宇宙、吞吐六合的气度来铸造中国文化的最高理想;他们本着“为万世立法”、“为ฦ万世开太平”的宏伟胸襟,把握中华文明的基本框架和展路径,一次次开创中华文明的千秋伟业。今天,我们生活在一个ฐ全球化的时代,交通、通讯手段的极大便利ำ,使得地球上任一角落生的事情都可能ม在瞬间传遍全世界。今天的世界格局已与古代不同,各种文化相互冲突、交融异常激烈。今天的中国人需要摆脱狭隘的民族๣主义,走出落后挨打的历史悲情,再次拿出广阔的胸襟和恢弘的气度,在色彩纷呈的世界ศ文化之林中找到中华文明的正确定位。

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的彷徨、迷茫和徘徊之后,历史已经回到这样的起点:需要理解一个ฐ未来意义上的中华文明在文化理想、主流价值、制度架构上所具有的主要特点,它对人类其他文明所可能具有的示范意义和积极作用。我们深深认识到,中ณ华民族的伟大复兴,决不仅仅是政治、经济乃至军事上的复兴,也不是“综合国力”或“软实力”这类术语所能比拟的,而是一种新型文明形态的诞生。这个新型文明形态,尽管在工业化、市场经济、政治和法治等诸多方面与今日主ว导世界的西方现代文明多有类似,但终究是一个ฐ本质上与西方现代文明不同的文明形态,体现在核心价值、组织模式、生活方式、行为样式等多个不同方面。本书正是带着这些关怀,展开了一系列有关儒学与现代性的专题研究。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