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章 《心经》的人生智慧——济群法师讲解 (8)(1 / 1)

加入书签 本章报错

般若莲花处处开强烈推荐:

爱,是一种占有。无论是爱一件物品,或是爱一个ฐ人,一旦产生依恋,就希望属于自己所有。有些人依恋优越的物质环境,觉得生活中有了这些才舒适自在,所以就千方百计地创น造条件。有些人依恋两ä情相悦的感觉,于是从恋爱发展到结婚,希望长久ื占有对方,不再分离。十二因缘中的“爱缘取”,就反映了从恋爱到彼此占有的过程。爱,还是一种牵挂。那些热爱家乡的人们,不论走到天涯海角,总会关心家乡的变化;那些热爱事业的人们,即使在工ื作之余,也会时时为事业操心;那些热爱儿女的人们,更是让儿女的学习๤、生活占据了全部精力。爱,更是一种束缚。它就像胶ด水,把两件物品牢牢粘住;它又像绳索ิ,一旦ຆ捆住就别想逃脱;它还像罗网,使人们在网中彼此纠缠,彼此束缚。所以,世间将男女恋爱称为堕入情网,可谓准确、形象。

爱,是一种占有。无论是爱一件物品,或是爱一个人,一旦产生依恋,就希๶望属于自己้所有。有些人依恋优越的物质环境,觉得生活中ณ有了这些才舒适自在,所以就千方百计地创造条件。有些人依恋两情相悦的感觉,于是从恋爱发展到เ结婚,希๶望长久占有对方,不再分离。十二因缘中的“爱缘取”,就反映了从恋爱到เ彼此占有的过程。爱,还是一种牵挂。那些热爱家乡๥的人们,不论走到เ天涯海角,总会关心家乡的变化;那ว些热爱事业的人们,即使在工作之余,也会时时为事业操心;那些热爱儿女的人们,更是让儿女的学习、生活占据了全部精力。爱,更是一种束缚。它就像胶水,把两件物品牢牢粘住;它又像绳索,一旦ຆ捆住就别想逃脱;它还像罗网,使人们在网中彼此纠缠,彼此束缚。所以,世间将男女恋爱称为堕入情网,可谓准确、形象。

从以上众多例子来看,佛法所讲的增减,也是离不开因缘的。增,是由于因缘使然;减,同样是由于因缘使然。离开因缘,是无法谈增减的。既然是随缘而成,那ว么,客观上便没有孤立不变的增减。所以说,增减也๣只是一种假相。从这个层面来看,增减,也就是不增不减。

从以上众多例子来看,佛法所讲的增减,也是离不开因缘的。增,是由á于因缘使然;减,同样是由于因缘使然。离开因缘,是无法谈增减的。既然是随缘而成,那么,客观上便没有孤立不变的增减。所以说,增减也๣只是一种假相。从这个ฐ层面来看,增减,也就是不增不减。

佛陀出现于世的根本目的,正是帮助有情解脱痛苦,超越生死。我们学佛修行,也๣无非是为了离苦得乐。但是,当我们说到เ离苦得乐่时,却有人不以为ฦ然,说什么人生应该有苦有乐,才显得丰ถ富多彩;又说什么เ苦乐่是相对而言,有苦方能有乐่。类似论调,乍听似乎ๆ不无຀道理,然而仔细推敲,却是站不住脚๐的。如果说人生应该有苦有乐่的话,那么,我们对待痛苦应该像迎接快乐่一样欢喜踊跃。事实上,痛苦来临时,我们本能地就会逃避。

佛陀出现于世的根本目的,正是帮助有情解脱痛苦,超越生死。我们学佛修行,也๣无非是为了离苦得乐。但是,当我们说到离苦得乐时,却有人不以为然,说什么เ人生应该有苦有乐,才显得丰富多彩;又说什么เ苦乐是相对而言,有苦方แ能有乐่。类似论调,乍听似乎ๆ不无道理,然而仔细推敲,却是站不住脚๐的。如果说人生应该有苦有乐的话,那ว么,我们对待痛苦应该像迎接快乐一样欢喜踊跃。事实上,痛苦来临时,我们本能地就会逃避。

佛陀时代,有位跋提王子和两位同参法友在山林中参禅打坐。一天,三人情不自禁地喊着:“快乐啊!快乐啊!”佛陀听后就问:“什么เ使你们这么เ快乐呢?”跋提王子说:“想我当初在王宫时,日夜为事务操劳,长年累็月,不得悠闲,还要担心自家性命安全。虽住于奢华舒适的王宫,吃着山珍海味,穿着绫罗锦缎,更有卫兵时时保卫身边,但我总感到恐惧不安,吃不香,睡不好。现在出家参禅,内心不再有任何负担,每天都在法喜中度过,无论走到เ哪里,都觉得舒心自在,所以,不禁从内心深处涌出欢呼之声。”

“无຀挂碍故,无有恐怖。”有情被执著所缚,拥有什么,就会牵挂什么。若是拥有财富,就害怕别人惦记他的财富;拥有地位,就害怕别人嫉妒他的权位;拥有娇妻,就害怕被别人窥视他的家庭。即使只是穿上一件贵重新า衣,也害怕弄脏了,小心翼翼地不敢乱动。总之,只要执著于自己拥有的,就会因为这种执著而害怕失去,终日处于恐怖中。

觉者透彻世间的是非、得失、荣辱,无牵无挂,不再有任何恐怖。即使世人最为恐惧的死亡,禅者同样能从容面对,视死如归。在佛教史上,这样的故事比比皆是。如唐朝的德普禅师,临终前将所有门徒召齐,询问大家:“我死后你们准备如何行事?”弟子们立刻表示:“我们会以丰盛果物祭拜,以各种挽联追思。”禅师说:“可惜我死后看不到这些祭຅拜场面,不如趁现在提前๩举行这些仪式,让我开心而后死,岂不更好?”弟子们听得面面相觑,却又不敢违抗师๲命,于是布置灵堂,撰写祭຅文,举行了隆重的祭຅拜仪式。禅师看得十分开心,对众弟子嘉奖一番๘,悠悠坐化。

性空禅师๲的离世方แ式也๣很奇特。禅师临终前留แ下一诗:“坐脱๳立亡,不若水葬。一省柴火,二省开矿。撒手便行,不妨畅快。谁是知音,船子和尚。”然后,令门人弟子为其造好木盆并扛到เ江边。在众弟子的欢送下,禅师๲坐上木盆,吹着横笛随波而去。这个木盆的特别ี之处,是盆底留แ有小洞。于是乎ๆ,禅师就伴随着悠悠笛声,渐渐沉入水中ณ,了无຀痕迹。与性空禅师同样采取水葬的,还有船子和尚。所以禅师在诗中说:“谁是知音,船子和尚。”关于船子和尚,性空禅师๲还有诗言:“船子当年返故乡,没踪迹处妙难量。真风遍寄知音者,铁笛横吹作散场。”

禅师们面对死亡尚且如此从容,就更不会介意荣辱了。日຅本有位白隐禅师,德高望重。他有个开布๧店的信徒,信徒的女儿和一青年相恋,还未出嫁就怀有身孕。其父怒极,逼问女儿原委。女儿生怕说出真相后男友会被父亲打死,想到父亲平素最敬重白隐禅师,故将责任全部推于禅师。父亲信以为真,不分青红皂白就将禅师๲痛打一顿。禅师๲也不加辩解。待孩子出生后,他们便将这个私生子扔给禅师。白隐禅师又像保姆一样,四处乞讨乳汁喂养孩子,受尽辱骂与耻笑,禅师还是不加辩解。许多年后,当年远走他乡๥的孩子生父得知事情经过,就站出来说明了真相。全家人深感愧疚,一起去向禅师道歉。白隐禅师并不觉得受了多少委屈,依然不加辩解,就将孩子还给他们。

“远离颠倒梦想,究竟涅槃。”颠倒梦想,就是错误,与事实不符的想法。用一句最简单的话表达,便是“妄想”。妄想一词本渊源于佛教,后在社ุ会广泛流传,内涵也出现了变化。通常,人们会将一些不切实际、难以实现的想法斥为ฦ妄想。但从佛教角度来看,这些固然是妄想,但即使是那些切合实际且可能实现的愿望,假如与真理不相应,也๣属于妄想范畴。

依佛法智慧来看,在证得诸法实相之ใ前,人们都是生活于妄想中。妄想的产生,是以无明为ฦ根源,欲望为动力,执著为ฦ助缘。十二因缘中的无明缘行,就说明人类行为的思想基础是无明,即生命的迷惑状态。在此状态下出现的想法,都属妄想之列ต。

人们生存在这个世间,因欲望驱使,就会引发与之相应的种种想法。当我们感到เ寒冷时,就想找衣服穿;感到饥饿时,就想找东西吃;觉得孤独寂寞,就想结婚成家;觉得闲来无聊,才会追求各种娱乐;觉得精神๰贫乏,才会追求艺术;觉得人生苦短,才会信

仰宗教。总之ใ,人类有什么欲望,就会有什么妄想。有什么เ妄想,世界就会出现什么现象。

此外,执著也是妄想的重要助缘。就像孩子在干柴上玩火,正好刮起一阵大风,火借风势熊๦熊燃烧,不幸将家中房子也烧得一干二净。孩子点火有如无຀明,干柴、房屋有如欲望,大风有如执著。欲望之ใ火因无明而燃烧,因大风而猛烈。由á欲望导致的妄想,也是随执著而不断ษ增强。执著有多深,妄想就有多大。

因关注内容的不同,每个人的妄想又会出现不同倾向。比如女性关注服饰,就会留心社ุ会上各种流行趋势,比较自己穿些什么才得体漂亮,还会设法赚钱购买时装。因为ฦ对服饰的关注,就会使之在生活中ณ占据重要地位,因这些外在包装ณ而忽略生命的内在。也有些人关注家庭,终日为ฦ全家生计奔波,为ฦ儿女成长操心,更要调和家庭各个ฐ成员的意见分歧。难怪有许多信众都反映说,打坐念佛无法专心。如果每天纠缠在这些事务中,带着这些牵挂来到座上,又怎么可能静下心来呢?

此外,关注科学的人,会有科学的妄想;关注艺术的人,就会有艺术的妄想;关注爱情的人,会有爱情的妄想;关注权力的人,会有权力的妄想;关注生命终极问题๤的人,会有哲学、宗教的妄想。在这个ฐ世间,每个人都有各自的关注范围,也有自己的妄想倾向。

妄想,使我们生活在无明构造的世界ศ中,无法透彻宇宙人生的真谛。佛教的唯识宗,将世界ศ分为三个不同层次:一是遍计执性,是主观的错觉状态;二是依他起性,是因缘显现的假相;三是圆成实性,是世界的如实相。凡夫由于无明,纠缠于遍计执,无法透彻依他起性和圆成实性。所以说,人类无法正确认识世界ศ的关键,就在于认识本身。若以妄心观察世界,就像我们带着变色眼镜,所见自然是妄境,不是世间真实。

妄想,又使有情在生命旅途疲于奔命。在自然界ศ,鸡为一把米而奋斗;蜜蜂为一巢蜜而奋斗。在社会上,学生为ฦ升学而奋斗;商人为经营而奋斗;学者为职称而奋斗。每个人,都在为实现自身妄想而奋斗。妄想越大,奋斗ç得就越投入,越艰难。甚至在临ภ终时还不能放下,正所谓“天长地久有尽时,妄想绵绵无຀绝期”。

妄想,也给人们带来种种烦恼。有些人总是沉溺于回忆和期盼中,因而无຀法面对现实。有些人总是高估自身能力,因而常感怀才不遇。有些人整天想着经营算计,因而吃不香、睡不好。有些人向往奢华生活,却可望而不可即,痛苦不堪。沉溺于妄想,还会使人精神๰涣散,无所事事。不必说妄想无຀法达成,即使现有的生活,也会受到极大干扰。

由此可见,妄想将导致人生的各种过患。因此,《心经》告诫我们要远离颠๲倒梦想。当然,远离并非易事。许多人开始打坐时,总感到妄想不绝如缕,所谓树欲静而风不止。更让人苦恼的是,越是克制,妄想越是活动频繁,此起彼伏。怎么办呢?《心经》阐述的对治之道,就是从照见五蕴皆空,到เ认识一切诸法皆如梦幻泡影,不住色、声、香、味、触、法,无智亦无຀得,心无຀挂碍,妄想自然无຀从生起。正像苍雪禅师๲所说的那样:“南台静坐一炉香,竟日຅凝然万虑亡。不是息心除妄想,只缘无事可思量。”凡人妄想纷飞,必须通过修观、念佛、诵咒进行对治。而对于透彻诸法真相的禅者来说,世间并不存在使他们执著爱恋的境界,如是,妄想自然不生。

“究竟涅槃”,涅槃为ฦ梵语,意译作灭、寂灭、灭度。灭,是灭除烦恼,灭除牵挂,灭除恐怖,灭除颠倒妄想,灭除对拥有的执著。只有这样,才能超越生死,证得涅槃。涅槃๵,又是宇宙人生的真实相。《中ณ论·观涅槃品》说:“涅ื槃与世间,无຀有少分别ี,世间与涅槃,亦无຀少分别。涅ื槃之实际,及与世间际,如是二际者,无毫厘差ๆ别。”从世间与涅槃๵二者的幻相边,似乎ๆ有生灭与寂灭之分。然而,生死的当下就是毕竟空,就是寂灭涅槃。所以说,涅槃并没有离开世间,当于世间生死相中证得。

那么,涅ื槃也同于世间相的生灭、有无吗?非也。《中论·观涅槃品》说:“有尚非涅槃,何况于无຀耶?涅槃无有有,何处当有无。”也๣就是说,涅槃๵是非有非无的,不可以世间相对的有无去认识。《中论》又说:“无得亦无至,不断亦不常,不生亦不灭,是说名涅槃。”进一步说明:涅槃的实质是空性,是烦恼的寂灭状态。不生不灭,非有非无。

成佛的唯一途径

三世诸佛,依般若波罗蜜多故,得阿耨多罗三藐三菩提。

学佛,是为了成佛。不少人都觉得这句话很虚玄,不禁会疑ທ惑:“我们可能成佛吗?自古以来,究竟有哪些人成佛了呢?”《心经》曰:“三世诸佛。”所谓三世,即过去世、现在世、未来世。诸,则ท是众多义แ。也就是说,从过去到เ现在乃至未来,有着无量无຀边的佛陀。我们熟悉的,有释迦牟尼佛、阿弥陀佛、药师佛等,事实上,已圆满成就的佛陀远远不止这些。许多大乘经论中ณ都说到,在十方世界,有恒河沙数诸佛正在说法,正在度化众生。

佛教徒早晚功课中诵念的《阿弥陀经》中,就有关于十方แ

佛的记载。经云:“其土众生常以清旦,各以衣裓ว,盛众妙华,供养他方แ十万亿佛。”经中还介绍了西方แ极乐世界的情况,说明其国土在娑婆世界ศ以西,中间相距十万亿世界。经中又举ะ六方佛称赞弥陀净土,所谓“东方亦有阿閦鞞佛、须ี弥相佛、大须弥佛、须弥光佛、妙音佛,如是等恒河沙数诸佛……南方世界ศ,有日月灯佛、名闻光佛、大焰肩佛、须弥灯佛、无量精进佛,如是等恒河沙数诸佛……西方แ世界,有无量寿佛、无量相佛、无຀量幢佛、大光佛、大明佛、宝相佛、净光佛,如是等恒河沙数诸佛……北方世界ศ,有焰肩佛、最胜音佛、难沮佛、日生佛、网明佛,如是等恒河沙数诸佛……下方世界,有师子佛、名闻佛、名光佛、达摩佛、法幢佛、持法佛,如是等恒河沙数诸佛……上方แ世界,有梵音佛、宿王佛、香上佛、香光佛、大焰肩佛、杂色宝华严身佛、娑๗罗树王佛、宝华德佛、见一切义佛、如须弥山佛,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”,这也๣从一个侧面反映了诸佛数量之多。

那么,身为凡夫的我们,又是如何成佛的呢?经曰:“三世诸佛,依般若波罗蜜多故,得阿耨多罗三藐三菩提。”这就告诉我们,三世十方แ诸佛都是依般若成佛的。由此,也可说明般若对于成佛的重要性,它贯穿于有情从学佛到成佛的各个阶段。然而,般若是圣贤的智慧,凡夫如何才能证得,如何才能把握呢?佛教中说有三种般若:一为文字般若,二为观照般若,三为实相般若。其中,唯有实相般若才代表般若的实质,文字般若及观照般若都是因为ฦ能出生、长养般若之ใ故,才被称为般若。

以下,对般若及成就般若的方法作简要介绍。

一、学佛要从文字般若下手。经曰:“从闻、思、修入解脱๳门。”或曰:“亲近善知识,听闻正法,如理作意,法随法行。”在修学佛法的八正道中ณ,也是以正见、正思维为首。但我们要知道,文字般若并非以文字作为ฦ般若。世间文字很多,在许多情况下,文字构成的知识不但不能引发般若,恰恰是障碍般若产生的力量。因此,佛陀特别告诫我们,文字般若须在“亲近善知识、听闻正法”的前提下获得。

唯有亲近善知识,我们才能听闻正法,由此引发般若。在《阿含经》中ณ,佛陀向我们强调了亲近善知识的重要性:“我亦由á善知识成无຀上正等正觉,以成道果,度脱众生不可称计,皆悉免生老病死……与善知识共从事者,信根增益,闻、施、慧德皆悉备具。”俗话说,近朱者赤,近墨者黑。亲近善知识所起到เ的,正是“近朱者赤”的效果。佛陀这样的大智慧者,尚且是因亲近善士而成就,何况我辈凡夫呢?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

般若莲花处处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