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腾小说网 > 百步穿杨导弹 > 第19章空对空导弹3

第19章空对空导弹3

Aim-54A๥导弹于19๗62๐年开始研制1971年投产1974年装备198๖0年停产截至19๗80年共射了200余枚导弹成功率88%至1980年生产了2530枚美国主ว要装备在f-14、f-ๅ111战斗ç机上用于攻击來袭的音轰炸机和巡航导弹控制空域和保卫舰队安全配合飞机上的火控系统可同时跟踪攻击6个ฐ目标

Aim-54A导弹于196๔2年开始研制1้971年投产1้9๗74年装ณ备1980年停产截至19๗80年共射了20่0余枚导弹成功率88๖%至1980่年生产了2530枚美国主ว要装备在f-14、f-1้11战斗机上用于攻击來袭的音轰炸机和巡ำ航导弹控制ๆ空域和保卫舰队安全配合飞机上的火控系统可同时跟踪攻击6个目标

最大有效斜距离:迎击4500米;尾追射击5200่米

最大有效斜距离:迎击450่0米;尾追射击5๓200米

作战高度:最大6千米

作战高度:最大6千米

最小射程:2000米

最小射程:2๐000米

“奈基”导弹又叫“胜利女神”导弹,是美国20่世纪50年代研制的远程高空地对空导弹,它既可对付高空高飞机、战术弹道导弹、巡航导弹,又可摧毁地面目标,主要用于国土防空和要地防空,保卫城市、工业中心、军事基地等重要目标。现已退役,改用新制成的“爱国者”导弹取代。

“奈基”导弹又叫“胜利女神”导弹,是美国20世纪5๓0年代研制的远程高空地对空导弹,它既可对付高空高飞机、战术弹道导弹、巡ำ航导弹,又可摧毁地面目标,主要用于国土防空和要地防空,保卫城市、工业中心、军事基地等重要目标。现已๐退役,改用新制成的“爱国者”导弹取代。

飞行高度:20่米

飞行高度:20米

战斗部:半穿甲爆破战斗部,重165千克

战斗部:半穿甲爆破战斗部,重1้65๓千克

命中精度:30米

命中ณ精度:3๑0米

导弹直径:305米

导弹直径:305米

●1้基本概况

“米卡”空对空导弹的全称为“米卡拦截与格斗导弹”从其独特的名称就可看出它的多用途特征是法国玛特拉公司于198๖1年研制ๆ的近距格斗和中距拦截空对空导弹“米卡”空对空导弹堪称法国导弹科技的招牌它不仅是法国空军和海军航空兵的主力装备还随着“幻影”2000战斗机出口到阿联酋、希腊和中国台湾“米卡”以其独特的设计思想、优良的性能成为ฦ各国现役第四代空对空导弹中的佼佼者

●2导弹结构与特点

“米卡”空对空导弹全重1้12千克采用正常式气动外形布๧局沿弹体配置带矩形边条翼的长弹翼和尾舵从前๩到后分别为制导舱、战斗部ຖ和动力舱装一台普拉塔克公司研制的两级动力固体火箭发动机(主发动机和助推器)“米卡”空对空导弹采用了推力矢量控制技术火箭发动机尾喷口处有4๒片气流偏转片它们被集成在一个金属圆盘上通过计算机控制偏转角度从而调节飞行姿态4片l型全动式弹翼加上推力矢量控制技术可使“米卡”导弹最大过载达到惊人的50่g这对于近距格斗ç有着非凡的意义第三代战斗ç机的最大过载都在9~10g上下换句话说“米卡”导弹可以做出战斗机无论如何也做不出來的机动动作只要导引头锁定了目标并且顶得住电子干扰飞机想靠机动來摆脱“米卡”是基本不可能的而-9๗0°的离轴发射角使“米卡”拥有更大的杀伤区域和不可逃区域

“米卡”空对空导弹最主要特点就是首次将中距拦截与近距格斗双重任务集于一身玛特拉公司为ฦ“米卡”导弹研制ๆ了两种导引头主动雷达型和被动红外线成像型其中前者用于中距拦截而后者用于近距格斗通过两种导引头的更换即可使同一空中平台兼具中距拦截和近距格斗ç能力中ณ距拦截和近距格斗对于导弹的要求是完全不同的这就在很大程度上决定了它的优点和缺点“米卡”的优点在于模块化的结构和较强的通用性同时也๣减轻了后勤供应系统的负担一型两用还节省了研制经费

●3性能数据

弹重:112千克

弹长:3๑10米

弹径:165๓毫米

最大射程:55千米

最大速度:3๑马赫

最大过载:35~50g

战斗部:12千克重预制ๆ破片高爆战斗部

动力装ณ置:1台两级推力固体火箭发动机

引信:主动雷达触发引信

制导系统:惯导+无线电指令修正+末段主动雷达或红外线成像

六、中国台湾“天剑”导弹

●1基本概ฐ况

“天剑”导弹是中国台湾当局中ณ山科学技术研究院研制的中ณ近距导弹主要型号有“天剑๳”1型和“天剑”2型两种“天剑”1型导弹是在美国aim-9๗n导弹的基础上研制的一种属于第三代的红外线近距格斗导弹性能接近美国的aim-9l该弹已๐于1991年开始装备使用以替代台湾当时现役的aim-9n型导弹“天剑”2๐型导弹为中ณ国台湾中山科学技术研究院在“天剑”1型基础上改进而成的一种第三代中程空对空导弹1989๗年研制成功并进行导控飞试和与idf战斗机界面系统的研制1995年投产并装ณ备部队“天剑”2๐型导弹性能较为先进接近于美制aim-7“麻雀”空对空导弹具有全天候、全方位攻击和抗电子干扰的能力

●2๐导弹结构与特点

“天剑๳”1型导弹的研制工作始于20世纪8๖0年代初其外形与aim-9l非常相似也๣采用鸭式布局和前翼操纵、尾翼稳定的方式控制飞行该弹装有一台改进型固体火箭发动机导弹点火离架后硝烟消散较快不易被目标机发现

“天剑๳”1型的导引头采用制冷型锑化铟探测组件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强的抗干扰能力可全向攻击其弹头内装有主动激光近炸引信并采用环形破片杀伤战斗部ຖ

“天剑”2型导弹类似于美国的先进中距空对空导弹aim-12๐0่在研发“天剑”2型导弹的过程中美国的“麻雀”导弹也成为idf号战机挂载的导弹需求之一所以“天剑”2型导弹的气动力外形设计上也以“麻雀”导弹为基准这也是早ຉ期国外媒体或者出版商多半认为“天剑”2型导弹是半主动雷达导引的原因虽然到เ了idf研发后期“麻雀”导弹已经不再是必备的系统整个外形的规划并未因此变动为了降低轻型战斗机携带中程空对空导弹之ใ后对运动性能的严重影响idf采取在机腹中ณ线以半埋的方式将两枚导弹纵列ต挂载这也是目前idf的标准挂载形态日຅后展出的模型当中曾经展示ิ在机翼内侧的挂架上各携带一枚“天剑”2๐型导弹

●3性能数据

射程:18千米(1型);30~4๒0千米(2型)

速度:2๐5马赫(1型);4马赫(2型)

发射重量:9๗0千克(1型);19千克(2型)

弹长:284๒米(1型);36米(2型)

翼展:609毫米(1型);75๓0毫米(2型)

制导:被动红外制导(1型);主动雷达(2型)

引信:激光近炸(1้型);主动雷达引信(2型)

战斗部:破片式高能ม炸药战斗部

弹径:12๐7毫米(1型);203毫米(2型)

动力装置:固体发动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