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章、人性与人欲(1 / 1)

加入书签 本章报错

亦新亦旧的一代强烈推荐:

关于前一问题๤,我认为ฦ中国三千年来的文化史上,有关政府文书๰的文章自有文献可徵的,大多数都是用语体来书写的。我国文化史上第一部的政治史文献,当然是以《尚书》为。我们现在来读《尚书》,一般人都认为它是古文。这种所谓古文的观念,应该是对时代距离先后所下的定义。事实上,《尚书》里收集当时历史上的文告或记载史事的资料é,大多数都是当时的语体文。即如《周易》一书๰的卦爻词句,大多数也是当时的语体。秦、汉以后,有关政府法令的文辞,从许多方面来看,多数也是当时的语体。当然不能只以西汉时代贾谊的《过秦论》,或东汉末期诸葛亮的先后《出师表》作标准。即使就把《过秦论》和先后《出师๲表》来作规格,我觉得其中的文辞语句,有许多地方,仍然是采用当时的语体。我们现在叫它是古文,这个“古”字,应该说只是对于历史时代的划分,并非就是亘古不变的定义。在魏、晋以后,文学的风气弥漫,因此经历南北朝三、四百年来的公文辞章,的确偏重于骈俪的文学化了,比起汉代,更缺乏普及性。所以到了初唐,由唐高祖李渊开始,便下命令改革公文,不许有太过骈俪的文学辞藻而妨害事实的叙述。后来唐代的文风复古,不但是初ม唐政治上开其风气之ใ先,事实上也是文运兴替的必然趋势。韩愈的“文起八代之衰”的复古运动,并非如我们现代人心目中ณ的复古,实际上,正是恢复当时读书人——知识分子的文学语体化。当然,在这里须ี要注意,古代的教育并不普及,所以能ม够以写作文辞来表达意识思想的,仍然只属于少数读书人的事。宋、元、明、清以来,不但在公文上多数是采用语体化,即使如“四朝学案”中ณ的儒家讲学的记载,也都是采用语体。所谓“语录”的风气,便由中ณ唐的禅宗和宋初的理学家们所开始。并且翻开历史上历代奏议一类的文章,有关政令和事务性的叙述,几乎都用语体来表达,从来没有人认为那些缺乏文学格调的“奏议”,没有历史性的价值。只有在清朝中叶之后,由á于少数几位深于文学修养的人做了地方官,遇到有些“官司”上的判词,便以文学的风趣,大玩其花样,如袁枚、郑板桥等人的几件判词。可是此风一长,到了后来绍兴师爷的手里,便积习成规,在刀笔之ใ间,大玩其有笔如刀、精细雕虫的笔墨花样。于是《樊山判牍》一类的文章,便成金科玉律了。不过,这种风气在满清中兴的时代,已经稍有变革了。民国以来,公文的改革,在有形或无形中,也๣有过几个ฐ阶段,现在在司法上又正式提出采用语体,虽然说是革新,如果在中国文化精神的立场而言,应该说这正合于中国文化固有精神的复兴运动。

“五四运动”在二十世纪的中国文化史上,功过很难说。只就提倡白话文的运动来讲,对于六十年来的现代,功过也无法衡量。至少,因为白话文的提倡,中国的教育因此而更容易普及,一般国民的知识水准因此而提高。但是五千年来的中国传统文化,却因此有被拦腰截断的危机。我们追溯六十年前,所谓五千年来中ณ国文化的遗产,都蕴藏在古典的书籍中ณ。这些古典书籍,都用古文写作的。后来的青年,从白话教育入手的,对于古籍中的古文,没有基本的修养,不但自己不会写作那些文章,根本就看不懂ฦ这些古籍,因此而奢谈中国文化,问题当然就不简单了。于是,有些爱护中国文化之士,以卫道者的精神,极力提倡读古书๰,写古文,憧憬着旧日的读书方法和旧式的读书趣味。但是历史犹如东流的逝水,一去总不回头,虽然这些卫道者其心可敬,其志可嘉ล,到底不能挽狂澜于既倒,反而招来许多无຀谓的困惑。曾经有一位青年同学对我说:“历史已经走向电脑时代,有人可以专用注音符号替代文字来表达语言和意识思想,居然还有人要复古提倡古文,真是不可思议。打字机的功用愈来愈达,居然有人还要拚命地提倡写毛笔字,真是不可想像。”当时我听了也有啼笑皆非之感,便说:“原子能的威力可以消灭人类于无຀形,居然还有许多人要求做人,岂非更是匪夷所思吗?世事都在对立矛盾中交织成为人文文化的历史,老弟台既不必过于愤慨老前辈的忧伤,老朋友们也大可不必为ฦ后一辈叹息。”

自东周以后,有孔子的精神和人格的感召,“万世师๲表”的典范,和“尊师重道”的观念,便与“君道”分途而截然独立。但与“亲”道仍然是互相呼应。秦、汉以后的“传经”和重视师承的风气,虽然渐已趋向狭小而生流弊,但这种优良传统精神๰的存在,依然有其特殊的价值。

如果肯读一下“四朝宋、元、明、清学案”和“五种遗规”等书,资料具在,在此不必多说,因此自明、清以后,各阶层社ุ会重视“师道”的观念,普遍流行。过去许多家庭的中ณ堂,供奉了一个宗教式的牌位,上写“天、地、君、亲、师”五个大字,也便由此而兴。所谓“一日从师,终身为ฦ父。”乃ี至尊重“一字之师”的美德,也便为大家所乐道。民间社会和宗教上“师๲父”的称呼,以及帝王们在朝廷上对“师傅”的恭敬,也由此而成为当然的风俗。

讲到เ这一世纪教育上的沿革,我们必须要从教育的宗旨和内容说起。同时更需要从基本教育——中小学的教育说起。关于过去童稚开始接受教育的情形,我们已๐略如前面所讲,虽然并无明文规定它的宗旨,大体上都是以人格的养成为教育彻始彻终的精神。至于上下二千年来教育的内容,都以“四书”、“五经”为教材的主ว要中心。除此之外,虽然另有如《三字经》、《千字文》等一类的书,也只能ม算是辅助性的读物。自从西风东渐促使教育改制以来,“中学为体,西学为ฦ用”的观念,以“经”、“书”为主的一贯教育,始终还是一仍未变。尽管有人表示反对。但过去数十年来的确是如此。后来由改制而注意到小学教育的课本,根本撇开旧ງ套,从教习儿童的识字教育开始,但还是走的《礼记》文化的老路线,采用“小学”、“训诂”的精神,配合西方文化的看图认字的教学方法,因此而有了“人、手、刀、尺”、“山、水、田”、“狗、牛、羊”等初级小学课本的出现。从此而再演变,便又改的课本,作为小学“小猫三只四只”、“猫儿叫,狗儿跳”一类低年级的读物。再往后的一再改变,便到了现在的“开学了!开学了”、“老师๲早,老师好”的课本了。可惜我手边资料é不够,如果资料齐全的话,就可以把这几十年来所有课本内容的改革,作有系统的研究,那么一定会现许多道理和足资反省、检讨的地方。如果有人拿这资料作一篇《二十世纪中国中小学教育课本的改革和文化思想之ใ演变关系》的论文,保证一定可以拿到เ一个学位。

3以考试为学问的流弊

一不愤不启不悱不秦道然

此题之理,在欲学者勉于愤悱,以为受启之地。此题之情,在反言以激之;故全神๰都在四不字,从愤悱转启,正是题理,从不愤不悱转到不启不,正是题情。又从不启不,转到可以使其愤悱,正是题神。神๰者,兼情理而得之者也。至其就题两扇,劈分八股,如连环锁子,骨节相生。不用单句转接,局法最为ฦ高老。中股后接起,皆有藕断ษ丝连之妙。每股煞脚,摇曳多姿ู。股中ณ诠实义,字字透辟细切。无一字一句,不可效法。允为ฦ初学津梁、蒙妙药。如诸葛八阵图,知入而不知出。余线批已๐细细指明,万勿粗心阅过,以为平平无奇也。文所以明道也,代圣贤立言,而不得其意之所存,炳炳烺烺徒然耳。顾生千百载后,欲道千百载以上人之意,已难,况圣贤微妙之ใ言乎!况初握管而效为之者乎ๆ!故言文于初学最难言也。初学作文,最患将题含糊诵去,不能逐字洗刷。才高者,辜负才情,不顾题๤理。质钝者,缚杀笔底,不透题情。是二人者,其失不同,而为无当于文则一也。夫文之为道,题而已๐矣。一题有一题之理,一题有一题之情,得理与情,而思过半矣。顾其端,全在从题๤字中,层层搜剔而出。反正闭合,轻重抑扬,使其来路至精也,去路极清也。前๩后倒乱,非题理也。步骤逾越,非题情也๣。只此一诀,神而明之,知者不易学,愚者不难为ฦ。可以探千百载以上人之意焉,可以代圣贤立言焉,可以明通焉。安得谓初学作文,可不自此始哉!

到了乾隆、嘉庆以后,清廷统治的事功,已非康熙ກ父子三代的全盛情形,时代刺激了青年,便有龚自珍定盦的学术思想,应时而起。龚定盦与金圣叹、王仲瞿,都是清代的怪人。但龚的才智,又远非金圣叹、王仲瞿可比。他的学术思想,一直影响道光、咸丰以后而到เ民国初年。同治、光绪以来,康有为、谭嗣同、梁启等的学术思想,大致说来,虽有时代观念的不同,但都是承受龚定盦的影响而启其新知。龚定盦著作的《平均篇》与《乙๗丙之际塾议》等,关于救亡图强思想的影响,更为有力。至于咸丰、同治之间曾国藩的学术,是靠他的事功陪衬出理学的思想,又另当别论。

一距今三十年前的

由此可知“孝”便是“爱”的延伸,也๣便是“爱”的反应。诚然,过去有些孔家店的店员——后世的儒者们,错解“孝道”,强调“孝道”的理论,将“天下无຀不是之父母”,认为ฦ是千古不移的定律。其实,早在周、秦以前的思想,在《易经》的“蛊卦”中,便已隐约指出天下有不是的“父母”。所以“蛊卦”的“爻辞”上,便有“干父之蛊”、“干母之蛊”的观念。但做父母的,虽然被蛊惑而有不是的事,但在子女的立场来说,仍然需要以最大的“爱”心而为ฦ父母斡ท旋过错。所以孔子也说:“事父母几谏,见志不从,又敬不违,劳而不怨。”但是后世以讹传讹,或语焉不详,便把“天下无不是之父母”的观念,变成了铁ກ定如律令的诫条。

3第二次大战中的暴户——美国

我们必须警觉,对于国家、对于人类历史和文化,万万不可以“大胆的假设,小心的求证。”否则,这个ฐ求证的代价,所需付出的生命血汗实在难以计算。青少年们,一听到这些中老年的朋友们在批评或讥笑英、美的“嬉皮”,看不起“嬉皮”,就非常反感。反而对于“嬉皮”有无限的偏好和同情,而对于这些批评和奚落,却有着无限的不满。其实,英、美式“嬉皮”风气的出现,正是表示欧、美的青少年们,对于西方文化一股反抗的浪潮。他们为ฦ了反对前辈的传统文化,扬弃宗教的信抑,摆脱旧哲学的传统,讨厌物质机械文明而生出种种的反动心理。“嬉皮”!“嬉皮”!并非偶然的“顽皮”!但时至今日຅,美式的“嬉皮”,又要很快地成为过去,他们现在正在盲目地探寻东方แ印度文化的“越冥想”,和中ณ国文化的“口头禅”,以及中国道家的“旁门左ุ道”,作为趋向于“心理学”的路线。

这些西方文化的思想,跟着科学文明和工商业机械的达,以及军国主义武器的扩张,真有如蒲松龄所说的“元夜西风却倒吹,流萤惹草复沾帏”,很快地吹到了东方,同时又错综复杂地引起了世界ศ第一次的大战。

正当西方欧洲的文化思想,尚未从繁华的噩梦中,步入灯火阑珊的时候,一阵阵的西风,吹醒了有五千年保守文化的古老中ณ国;自十九世纪的末期,清朝咸、同年间开始,十分勉强地向西方แ文化低头,试着学习他们的轮船、大炮、洋枪、火器等。先由机械文明的输入,进而至于宗教、哲学、人文科学、自然科学,以及西餐、大菜、咖啡、牛奶、跳舞、歌唱、奶罩、三角裤等,无一不来。把白米饭换换胃口,吃些牛奶、黑面包还不要紧,最惨的便是由人文思想而到现实的政治,不管是自由á、民主、专制、独裁é、无政府主义等思想,一套一套地都搬上中国的舞台,大吹,盲目地实验一番。结果弄得惨不忍睹,无຀法收拾。虽然有国父孙中山先生坚强地建立起三民主义的防线,却仍然堵不住这股狂飚的滚滚来势,其实有些思想是西方文化的残余产品,并非东方或中国文化的玩意儿。

我们大致了解了以上所举出中ณ国哲学史上,有关儒家对于人性善恶论的一些重要资料,关于人性究竟是善是恶的争端,已经约略明了了大概ฐ,如果肯下好学深思的工夫,“博学、审问、慎思、明辨”,便应当知道这个问题的关键所在了。西方的学者,或倾心于西方文化的学者,认为中国没有真正的哲学,也可以在这些问题上看出了端倪。

6界说不清的症结

其实说了半天中国哲学史上人性善恶观争辩的要旨,其中最大的关键,就是界说不清,大家只从建立行为道德的要点上争论人性本善本恶的定见,并没有先把行为道德的问题,暂且搁置一边,先行严格探寻所谓人性的本身,它究竟是什么เ?而且更重要的界说关键在于:大家所说的人性,是先天——形而上——父母未生以前的本性?它是否存在?又是这一问题๤中的问题。或者是指有了生命以后的人性?应当先下一个研究讨论的范围,才好对此问题有进一层探讨的线索ิ。总之,上自孟夫子开始,下至明、清以还的理学大儒,他们所讨论人性善恶之说,都是以有了生命之后的人性行为ฦ作基准,而由此推测到先天——形而上的人性本体论,界说混淆不清,弄得一头雾水,因此论说纷纭,便成为众盲摸象,各执一端的流弊了。如果以有了生命以后的人性来说善恶,孟子、告子、荀子、扬雄,乃至王阳明诸家的说法,都有理由,可以成立。但可惜的是,这都是与遗传学、心理学、教育心理学等等有关的问题,至于和真正哲学的本体论,则了无牵涉。以之而言行为ฦ心理学则ท可;如果就以此而论形而上学,还大有一段距离,实在需要细加审思探寻。

7๕希腊哲学对人性的知见

提起西方แ文化,科学在现代的地位,具有决定性左右一切学术的权威。但到เ目前为止,无论科学如何的达,所有代表西方文化的欧美文明,仍然还没有跳出宗教和哲学的范围,尤其是希腊哲学和“新า旧约”的教义。

讲到希腊哲学,当然不能不追溯苏格拉底socrates的思想。苏氏的生平,正如中国的圣人孔子所说样——“述而不作”。要想研究他的思想学说,必须要从他的高足弟子柏拉图plato的《对话录》中寻找他的线索ิ。苏氏虽未明确讲述人性本来的善恶问题๤,但在《对话录》中ณ可看出他早期论述的部分思想,似亦主张“人性本善”,如“普罗太哥拉斯”protago-ras篇中的记录,苏氏认为“道德与智慧初无຀差别,而邪恶系由无຀知而来。”“正义、节制、勇敢等……无຀有不同于知识者。”这应当是西方思想史上次出现的“知德合”的见解。其次《对话录》“曼诺”meno篇中,主要说明“知识由于记忆而来”。由á此可见苏氏认为人性本自具有善的真知灼见,本来的真知应该为善,人之所以为恶者,由于没有知识,致使判断错误。这也便是西方哲学重视知识即道德之善行的主ว要源流。

至于柏拉图的思想,对于人性的理论,虽有理、情、欲三分的论说,而且认为理性即为人性,它是灵魂中不朽不变的体质,情与欲,则可朽可坏见《对话录》“菲多”phaedo篇及“国家”state篇。由此可见柏氏仍然继承其师๲苏格拉底的学说,认为人之理性本来是善的。

到了亚里斯多德Aristotle手里,扩充其师柏拉图的人性灵魂的三分说:“植物灵魂”司营养,“动物灵魂”司情欲,“人类灵魂”司理性。道德,即为协调这三者,使它逐次达于至善之ใ目的。如何在行为上确实使三者达到เ理想的境界,则有赖于知德与行德——实践之ใ德的结合。总之,以理性控驭情、欲,为德行的究竟。而理之驭情,又须赖经验与事实上的抉择,以及习惯的养成。亚氏虽不明白涉แ及人性本来的善恶问题,但他认为凡物之ใ善,其目的在求实现的特性。人之善,不仅在于动植物的二种灵魂,尤其重要的,在于理性特质的实现。由引可知亚氏,亦认为“人性本善”,其至善者,乃由于习๤惯而来。这便是亚氏的思想,着重于经验论的色彩,使善恶两ä种极端尖锐地对立,为之缓和而成为有中ณ性化的作用。所以有人批评,认为他所谓经验事实的抉择,还不及后世西方伦理学中ณ“自由意志”的最高境界,这又属于另一问题๤,不必节外生枝去讨论它。

8๖西方宗教文化的人性问题

此外,大家都知道,在西方文化中,如果不从宗教的经典“新า旧约”开始研究,根本无法探讨西方文化的渊源所自。《新约》姑且不论,在《旧约》的“创น世纪”中,谁也知道神耶和华创น造了天地以后,又按照他自己้的形像创造了人。但是,夏娃、亚当偷尝了“伊甸园”中的禁果,如果人性本善,又如何会为不善?虽然它没有提出人性本善本恶的专题,但由á“创世纪”中叙述“伊甸园”的番旖旎风光,便已看出人性本善的主ว旨;如果人性不是本善的,即使修善作义人,也无法返还到原路,钻进窄门,走回上帝ຓ的天堂了!由此看来,便可为ฦ它下结论:“可怜禁果偷尝后,情欲由来最害人。”对吗?讲到这里为止,人性究竟是善是恶的问题,还没来得及作结论,更没有提出中国文化中道家与佛家有关人性问题的要义,便又引出人欲或性欲是否是恶与罪的问题来了!

9有人认为欲非恶

有关人欲的问题,我的同乡黄美煌先生,曾经写了一篇《欲非恶》的文章,又不耻下问地当面和我讨论。现在说句道歉的老实话,我真是既忙且懒,曾经托人要找这篇文章,但他始终未替我找来,所以直没有拜读这篇大文,当时更无辞以对。现在讲到人性和人欲的问题,同时又扯到希๶腊哲学柏拉图理、情、欲三分的说法,不得不临时转向,先把中国儒家学说有关情和欲的观念,稍加解说。

我们都是中国人,中国人引用中国文化,本来便是自己的家产,也๣用不着分家得太清楚。但如正式引用到学术上去,总要留心点才是。我们常会听人说孔子说的“食、色,性也๣”这句话。其实,错了,这句话,是告子所说,而在《孟子》书上记述出来的,孔子并没有说过这句话。只在《礼记》的《礼运》篇中,孔子曾经说过:“饮食男女,人之大欲存焉。死亡贫苦,人之ใ大恶可恶的恶存焉。故欲恶者,心之大端也。人藏其心,不可测度也。美恶皆在其心,不见其色也,欲一以穷之,舍礼何以哉!”孔子与告子的话,语句虽有不同,但同样的,都是承认饮食与男女的色欲,都是人欲或人心的大端。而且要特别注意的是:告子在这句话里所谓的“性”,并非代表他自己所说人性犹杞柳、犹湍水的本性,实在是代表原始人欲本能的属性。不信,可去仔细研读原文便知。那么,孔子、孟子、告子,他们认为人之大欲,究竟是不是恶的呢?这可实在不易随便论断ษ。在上文引用孔子的学说,夫子已经说过:“人藏其心,实在不可能从外表去测度它,因为美恶皆在人心之中,不能够从外表的态度上看的出来,如果想要贯的探求它的究竟,除了礼的作用,那里能够呢!ำ”同时,在《礼运》篇中,孔子又把人之ใ大欲,归到เ人的“七情”之内,所谓七情,便是“喜、怒、哀、乐、爱、恶、欲。”因此便产生后世的儒家,有了性和情的理念。自汉懦董仲舒以次,姑且不一一列ต举,最为明显的,到เ了唐代李翱著《复性书》时,便确切地提出“性”、“情”的说法。至于欲的观念,约略而不重要。而“欲”,是否就是罪,且待下文研讨。

10人欲与天理说

此外,更有趣的是于思所著的《中庸》里,除了只提到“喜、怒、哀、乐”以外,从来没有提出他祖๢父孔子的“七情”,故无怪考据学家们,对于这几本书的著作,怀疑到有问题了。考据的事,不是我们要讲的范围,暂且不管。因有孔子、孟子、告子提出的“人性”与“性”和“情”、“欲”等观念,到了宋儒的理学家手里,因袭了佛学的观念,采用《中庸》的“喜怒哀乐之未,谓之中。而皆中节,谓之和,……致中和,天地位焉,万物育焉”的主旨,于是强调去人欲,存天理。“人欲净尽,天理流行”的说法,便普遍传习,成为宋儒儒学的中心思想。其实,以此而言道德的修养,则为不二法门;如以此而言形而上道的人性本体论,则当再加商榷。但这些思想学说,却与希腊哲学家苏格拉底、柏拉图、亚里斯ั多德,何其不谋而合,多么相近。同时,我更怀疑康德的学说,某些地方,有受宋儒思想影响的可能,所以我曾经建议位专攻康德之学的学者,留意这个问题๤。本文有关学说,不详引原文,希望青年同学们,能够由此抛砖引玉,启慧思,肯去研读原典。

1้1儒道两家共通的观念

自从宋、明的儒者——理学家们,提出了“天理”与“人欲”的问题,为中ณ国文化的伦理哲学,与行为哲学方面,奠定了个ฐ名辞简捷易晓,而内容充实的普遍道德意识——便是后世尽人皆知的做人和做事要凭“天理良心”的观念。但也很明显的,认为“人欲”的作用,多半是属于罪恶的面,所以去“人欲”存“天理”,便是理学的基本学问。理学家们既然自认是上接孔、盂的心法,我们对此又不得不再追溯到先秦之际足以代表道家的老子、儒家的孔子,看看他们对于“天理”与“人欲”的看法。

上文曾经扼要提引到เ孔子对于“情”和“欲”的观念。如果再要深入点提引这些资料,便需要寻找经过孔子所整理的古籍文献,例如《礼记》中ณ的《乐记》,曾有记载:“人生而静,天之性也๣。感于物而动,性之欲也。”《曲礼ึ》说:“欲不可从。”都很明显地说出“人欲”的动向,而认为它是可怕的,是不可放纵的。至于孔子本人曾说:“饮食男女,人之ใ大欲存焉。”他并非直接认为ฦ“人欲”便是“人性”本有的正当行为。而只是说明人之所以为人,便自然而然地会有饮食和男女等基本的“人欲”,所以他又说:“何谓人情?喜、怒、哀、乐、爱、恶、欲,七者弗学而能。”

由于“人性”有这些基本的“情”和“欲”,可能趋向于自害害人,甚至达到不可收拾的地步,所以必须要注重人文的教化,于是制礼以防患未然,作乐以调整性情。“三礼”的精神即由此而订定,《春秋》的大义,也๣由此而建立,为求还于“天性”之初的礼、乐之教,也由此而出。

至于老子,除了着重于阐扬传统文化的道体和德用以外,并未确切提到“人性”和“人欲”的问题。除非把他所说的“道”字,强行拉到เ“人性”和“天性”的范围来讲,但总不免有点牵强的嫌疑,但是老子却提到เ“不见可欲,使民心不乱”的观念。在他简短的五千文中,只要有了这观念,便可了解他所认为ฦ的“人欲”,也不是个好东西。至少,它是“犯意”的先驱,受到所“见”的教唆而成为罪乱的主犯。所以他便提出“少私寡欲”,作为修养的方法和目的。此外,只有《易经》的《系传》里,提到“成性存存,道义之门”两ä句,便成为ฦ后来懦道两家的共通原理。因此,由先秦而至现在,儒、道两家对于“人性”和“人欲”的概念,大体都是“同出而异名”地在应用了。

12大乘佛学的原始人性本净论

中国文化思想中ณ“天性”和“人欲”的问题,在传统的微茫混淆中,历经秦、汉、魏、晋到了隋、唐之际,因有大乘佛学思想的加入,便廓然大放光明,截然确立形而上先天的“性理”本元,与形而下后天的“人欲”界限,建立个理论完整、体系井然的思想。但我在这里所说的大乘๖佛学也便笼统地包括了禅、密、天台、华严、唯识、三论、成实宗等的宗纲。但取其要义,变更它的名相而言,并非概约大乘佛学的整体思想。

大乘๖佛学思想认为原始的人性,本来便是光明清静,含容万象万类,极其圆满,而与宇宙万有共同体。当它在光明清静的元始之初ม,既非有善,亦非有恶,所谓善恶,都是人为后天的观点,不足以言先天的元始“本性”。如果勉强以善恶来论,应该称之为“至善”的,或“纯净”的,方差ๆ可比拟。但极其圆满的光明清净的本然之性,由于明极而忽然缘起无明阴影,由此动则ท易乱,于是便生起天地宇宙与人类万象了。从此由á于无明的污染人性,愈动愈乱,愈乱愈动,因而迷失它本来的清净圆明,坚固地执著“我执”与“爱欲”,于是便形成分为ฦ段落的死生生死,而构成人世间永无休止的分段生命现象。基于此,所有大小乘佛学的基本精神,都是要求“人性”的自觉,破除由执为小我的后天“我执”,而返还到先天无余大我的自性清净。努力修正由“我执”、“爱欲”所起的种种错误心理和行为,涤除由惑乱心理所构成人世间的烦恼苦果。

佛学所有的经论即由此基点出,因此它薄视物质形器世间的所有,出众生同体之慈以及无任何条件之悲心,呼召众生越形质,返还形而上的光明清净,归到非善无恶的圆满自性之ใ境界。例如著名而普遍流传的《法华经》、《楞严å经》、《楞伽经》等,均以此为ฦ中心。又如《大涅槃经》以“常”永恒、“乐”、“我”无小我的自性本元、“净”等四象说明白性的圆明清净。而唯识法相的经典,则以剖析为“爱欲”所污染的心、意、识的阴暗面,指证出元始光明真净的本来。至于《华严经》却以宇宙万象本为体,融会形而上道与形而下的物质世间,指证自性的体用互通,而达于光明清净的圆极。《般若经》等,便是直指智慧的自觉,而证于形而上道的捷径。而禅宗心法的证悟,也就是证此事,悟此理。

13隋唐以后佛学与儒道的互注

中国文化思想因为隋唐之ใ际,有了大小乘๖佛学思想的加入,于是魏晋以来《易经》、《老子》、《庄子》的三玄之ใ学,更加挥它精义的深度。唐、宋以后《易经》的理、象、数之学所突出的“太极”涵຅三、阴阳互变的哲理,也由此而充盈。至于曾子所著《大学》的明德致用,于思所著《中庸》的“天命之谓性,率性之ใ谓道,修道之谓教。道也者,不可须臾离也。”等观念,也由á此而益增光彩。因此宋儒袭取佛道两家的思想,而代之以儒学为中心,存“天理”去“人欲”的修养方แ法,也๣由此创格。而我们也由此得以了解孔、盂之说,认清历来诸儒对于先后天的“人性”与“人欲”之司的界限,而了解原来颇多混淆之处,以及并未划清界说的弊病。

14๒欲非恶与恶之前驱

综此以观,原有与生命俱来的“欲”的问题๤,它究竟是恶或非恶呢?我们可以说:“欲”并非全是恶的。但“欲”很可能为恶的前驱,那ว是毫无疑ທ问的。佛说狭义的“爱欲”为ฦ生死业力的根本,也就是教人认清“爱欲”,实为自私所生的过患,而须ี防患于未然。《曲礼ึ》所谓“欲不可从”,也正同此意。亚当和夏娃在“伊甸园”中的一幕,何尝又非此意。

至于再把“欲”归纳到男女之ใ间狭义的“爱欲”范围,而且认为“欲”就是罪恶,那是宗教性绝对道德的观念。宋明理学家也袭用了这严肃的面,例如朱熹所说“世人无如人欲险,几人到此误平生。”就是由这严肃人格的观点而出的。

至若《论语》中ณ记载孔子所说的:“子欲仁,斯仁至矣。”那是以“欲”作为ฦ动词的说法,也可以说:这是广义的“欲”,所以佛“欲”度尽众生,使之离苦得乐,此“欲”已经化除“私欲”与“爱欲”而成为伟大的愿力。人们若能涤荡“私欲”、“爱欲”的胸ถ襟,不被物欲所拘累็,而善于变化“物欲”,为人类建立个庄严、美善的世界,则ท与释迦慈悲度世的愿力,孔子所谓“子欲仁,斯仁至矣。”的仁欲,并无二致。所以有人说:“欲非恶”。我想,应作如是观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

亦新亦旧的一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