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章、教育与文化的中空(1 / 1)

加入书签 本章报错

亦新亦旧的一代强烈推荐:

现在我们旧话重提,再从满清末代废除科举取士与改革教育制ๆ度谈起,由咸丰时代的学习西洋文学,出洋考察,成立“同文馆”,翻译西书,以及到了光绪初年废除各省州县的“书院”制度,成立“学堂”,和正式设立“北京大学堂”的一连串的事实开始,将近一百年来的文化输入,和“东才西学”的成绩,它在历史上究竟有些什么交替?而且一般正式从“西学东来”的前辈学人们,他们为我们的国家民族๣又究竟作了哪些实际的贡献?当然啰!除了从事有关应用科学而默默无闻的建树者,值得我们予以相当的崇敬以外,其余的,实在不敢期期奉承。此所以我们在这一时代中,不及东邻日຅本在第二次世界大战以前的进步之故。固然,我们也不能随随便便就将这个重任,冒然地加付在他们的头上,况且其中还有许多阻力的因素,绝非骤然可以消除的;例如历史文化旧包袱的拖累,以及新旧思想一时难以融通的差ๆ异,因此才有上一代劳而无功的结果。但从“春秋责备贤者”的意义แ来看,却也不能轻易地推掉中国文化人的责任啊!

当时有关这些课本的改革问题,都是经过慎重的研究和考虑,尤其须ี要根据国家教育政策和“教育学”、“儿童教育心理”等等学理的依据,并无随便乱来的嫌疑。至于人格养成的教育,则只归公民课本去负责旧式的公民,叫作修身。大家都是身历其境,都有受过这一教育方式的实际经验,不必再作详说。尤其像我们列入上一代的老少年们,亲自有过新旧不同的教育经验者,对此看得更为清楚。必然承认新า时代的教育内容和方แ法,对于开启国民知识和普及教育的效果,的确迥非前代可比。但是知识并非就是“学问”,人格养成和国家民族文化精神的栽接,并非有了知识就能成功的。尤其对于儿童教育来说,问题更为ฦ严重。因为我们现在所采用的教育方法,为了配合当前时代的需要,大体上都是传授知识和技能,并没有真正考虑到国家民族“承先启后”的百年大计。旧ງ式的教育,虽然也没有明文确定是为这一目的而教育,但几千年来的一贯精神,实在是与此目的相契合的。

2旧式“八股文”

破题圣人不轻于启,欲有所待而后施也。承题夫夫子固欲尽人而启之,而无如不愤不悱何也๣!欲求启者,亦知所省哉!起讲且学之中ณ,必有无可如何之一候焉。自学者不知,而教者虽有善导之方แ,往往隔而不入。夫至隔而不入,而始叹善导之无益也;孰若默而息焉,以俟其无຀可如何之一候乎!提句夫学所谓无可如何者何也?提比学者于天下之理,未能尽喻诸心也。而视夫既喻者,又不能ม不欣慕之ใ也,欣慕之而不得,则ท愤焉矣。学者于天下之理,未能尽达诸辞也。而视夫既达者,抑不能不遥企之也๣。遥企之无຀从,则悱焉矣。中比其人而果愤矣乎ๆ?将见彷徨于通塞之途,急求之,则已急也๣。缓求之,则又缓也。欲求诸此而尚恐其或在彼也。当是时,俨乎其若思,茫乎ๆ其若迷。方无຀如愤何!而教者则曰:是正其可启之端,且有欲不启而不能者也。其人而果悱矣乎ๆ?将见迟回于疑信之ใ交,约指焉而难定其真也。博求焉而不得其似也。已知其然而难知其所以然也。当是时,欲晻晻乎言之ใ,又戛戛乎难之。方แ无如?乎!而教者则ท曰:是正其可之机,且有欲不而不能也。后比而无如其不愤也๣!本无求启之诚,旋๙授之而旋弃之耳!且徒负求启之ใ名,面折之而面承之耳!非特隐诱无຀由,即显示亦无由也,安所施吾启乎!夫聪明不愤不生,精神不愤不振。吾非不欲启,而无如不愤何也!不然,吾岂乐于不启者乎!而无຀如其不悱也!本无求之ใ诚,相视不相谋耳。且徒负求之名,相告不相入耳。非特微言无益,即繁称亦无຀益也。安所庸吾乎!夫意见不悱不化,辩论不悱不亲。吾非不欲,而无如不悱何也๣。不然,吾岂乐于不者乎?结比且不愤而启,是终无຀由愤也。若因不启而愤,亦事之未可知者也。学者日望吾之启而自思之ใ,愤乎ๆ未也๣?不悱而,是终无由悱也。若因不而悱,亦事之未可料者也。不悱而,是终无຀由悱也,若因不而悱,亦事之未可料é者也。学者日望吾之而自思之,悱乎未也。结句愤勿但咎其不启,不为也。

自明末清初来讲,当时影响力最大的大儒,便有黄梨洲、顾亭林、颜习๤斋、李二曲、王船山等人。他们都身受国破家亡的痛苦,鉴于明末学术思想的颓丧,和朝野社ุ会风气的腐败,深切地体会到救亡图强与国计民生等根本大计,必须以重振学术思想、敦正人心,为第一要务。因此他们的学术思想,似乎都是一循旧贯,为辨别明宋、明儒家理学某些思想的观念。但在实质上,都为ฦ鼓吹民族๣正义、反清复明而努力,以为经世之学的阐扬。可是清初的帝ຓ王,如康熙ກ、雍正、乾隆父子三代,都是不世的英才,他们也๣深知这个道理,因此极力注重文事与武功的作为上,竭尽所能ม地吸收清初诸儒学术思想的精华,作为励精图治的张本。孟子说:“虽有智慧,不如乘๖势。虽有磁基,不如待时。”明、清之际诸大儒的千秋事业,恰恰遭逢康熙三代父子的时势,就被他们所吸收利用而成为一代的事功。其中ณ顾亭林与王船山二人的学术思想,却一直笼罩了三百年而影响到六十年代的现世。此中的前因后果,牵涉太广,所以暂略而不谈。

4有关现代的学术思想

近半个世纪以来的中国思想,并不须要过分急于全盘西化或半西化。事实上,一般的思想大体都已洋化。单从教育方面来讲,无论是家庭教育或学校教育,乃ี至社会人心的观念,都以西方แ文化教育思想中“爱”的教育为重心。尽管有人作调和论者,独如运用八卦的“纳甲”方式,解释“爱”与孔子所说的“仁”是同样的意义。但言“仁”者自论其“仁”,主ว张“爱”者还自讲其“爱”。“上帝爱世人”和“我爱你”、“父母爱子女”、“师长爱学生”,一片模糊,统统进入混淆不清、“一以贯之”的笼统观念。其实,这许多“爱”的概念,各有各的范畴,各有各的内涵຅,各有各的心理作用。唯有真能知“仁”的智者,才可“知其方”矣。无຀论在美国、在欧洲,父母对子女的“爱”的教育,自有他的文化思想的习惯和范围,并非一味的“溺爱”。他以“爱”为ฦ中心,培养后一代各自独立奋斗ç的精神๰。并不像我们“拿到鸡毛当令箭”,因此而产生新式家庭教育,一味地变成“溺爱”和“乱爱”为能事。这是作为现代中ณ国家庭主体的父母们,必须重新检讨的地方แ。

同时做父母的,更要了解中ณ国文化的“孝道”思想,并非只是单面的要求,它是相互的情爱。“父慈子孝”、“兄友弟恭”这是必然的因果律。孔子所谓“君君、臣臣、父父、子子”的道理,每句下面那个重复字,都是假借作为动词来读。用现代观念来说,就是:倘使父母不成其为父母,或父母没有尽到做父母之ใ“爱”的责任,只是单方面要求子女来尽“孝”,那也是不合理的。其余各句的观念,依此类推,同一道理,当然不必重复细说。

2西风吹乱黄华

姑且不论我们过去有多久远的历史,但在人类历史的无尽过程中,却只占了极短的一节。然而在这几十年来的经历,如果比起美国立国二百年来的历史,我们的国家,便如佛家所说,已๐经经历好多次的危亡劫运而不堪回。我们这些“半老儿郎”或“老乃国之宝”的老少年们所遭逢的苦痛和伤感,绝不是现在中国青少年们,由中学和大学的课本上所得到的历史常识中能体会得到เ的。然而美国和现在青少年们心目中的美国文化,却在第二次世界大战中轰然爆,一跃而居于西方文化的席代表地位。

二但从十七世纪以后,工ื业革命和科学的创造,带来高度的物质文明,促使工业的达和国家经济思想的勃兴;一方面显示出科学文明繁荣了新时代的社会,一方面却暴露了工商业达以后资本主义的弊病,而呈现出贫富之间过度的悬殊,于是促使新า的不满现实的西方文化思想,形成第二股反叛的潮流。如马克思、恩格斯等针对当时欧洲社会的病态,提出资本论和共产主ว义,扩充古希腊哲学的唯物思想,构成一系列的理论,影响了继起的二十世纪。

人类的心理思想总是那样可怜和可笑,始终是自编、自导、自演的喜剧开场,而后却自造成悲剧闭幕。初由不满现实而反现实开始,最后再把它投向凶神恶煞的怀抱中ณ而自悲自叹。

几十年前,像我们这些来自乡村的老少年,先在家里接受了旧ງ式读经书的“家塾”教育,既不是像现在青少年为ฦ求职业、求学历、求出路而接受教育;更不是为了“科举”、考“八股”以博取功名。我们从小先要接受旧式教育的动机,那是传统历史文化上旧观念的习惯所驱使,同时也๣是受了旧观念的“万般皆下品,唯有读书๰高”的意识所影响。因为当时在新旧社会形态的变革时期,许多乡๥下人真还弄不清国家教育政策的方向。除非有些在通都大邑的人,得其风气之ใ先,才真是为了读书๰救国,为了学问而学问地接受教育。现在反省起来,说句老实话,我们当时的读书๰受教育,有意无意,或多或少,都是因袭三千年来的旧观念,不外乎由á“光耀门楣”、“读书作官”的动机而来。当然仍有少数杰出之士属于例外,不能一概而论。这种观念,也正如现在大家潜在意识的观念一样,是为了求学历,拿文凭,好找职业,好谋出路。只是时代不同,观念的名称改变,实质上,还是“换汤不换药”,在根本的心理意识上,完全相同。

4๒新旧读书方法

我们当时旧式读书受教育的方法,是“读古文,背经史,作文章,讲义理”,那是一贯的作业。那种“摇头摆尾去心火”的读书姿态,以及朗朗上口的读书声,也正如现在大家默默地看书๰,死死地记问题,牢牢地背公式一样,都有无比的烦躁,同时也有乐在其中的滋味。不过,以我个人的体验,那种方式的读书,乐在其中的味道,确比现在念书的方แ式好多了。而且一劳永逸,由儿童时代背诵的“经”、“史”和中国文化等基本的典籍以后,一生取之ใ不尽,用之ใ不竭。当年摇头摆尾装进去,经过咀嚼融化以后,现在只要带上一支粉笔,就可摇头摆尾地上讲堂吐出来。所以现在对于中国文化的基本精要,并不太过外行,更不会有“空白”之感,这不得不归功于当年的父母师๲长,保守地硬性要我们如此读书๰。

“家塾”读书受“经”的遗风当然存在不了好久,时代的潮流到เ底很自然地打开了风气,马上就需要转进“学堂”当时俗语称呼新式的学校叫“洋学堂”去上学。但是,就以“高等小学”等于现在的国民小学来说,一个县里也没有两三个,有些地方แ隔一两县,才有个中ณ学。虽然路途只隔十多里或二、三十里,可是要一个ฐ生长在保守性农村的子弟,基本上是先受旧式教育读书的小孩子,背上一肩行李和书箱,离开家园而进入“学堂”的大门,过着团体受教育的生活,其中ณ况味,比起现在出国去读书,还要难过。如果由高等小学毕了业,有能力、有志趣,要再上进去读中学,那种气氛就像专制ๆ时代进省考“举人”一般严重。三、四十年以前๩,在守旧、保守的农村社会里,一个乡村没有几个中学生。当时,他们便等于是“洋举ะ人”,风头之健,足以博得人们的刮目相待,或“侧目以视”,至于偏僻地方แ,一个县里能ม有几十个中学生,已๐是了不起的事。再能ม进读大学的,真是寥寥无几了。但是那时一个高等小学毕业生的学养程度,比起现在中学毕业的,还高得多。一个ฐ中学生,比起现在大学毕业的,也要胜出一筹。如果大家不说假话,当代多少知名之士,在各界有所成就的中年以上人物,很多都是在这种不新不旧的中ณ、小学教育环境中成长自立起来的。尤其站在中国文化方面来讲,的确是如此,其中的原因固然很多,最重要的因素,还是因为时代的不同,从小学开始,对于中国固有文化,已经打了较好的基础,这是不必讳言的事实。这就是我们的国家,在几十年前๩,由á农业社会转进工商业社会,因教育形式的不同,而使得这半个世纪中的心理和思想上,产生许多新旧的差异。

为什么当时读到中ณ学的人那ว样少呢?这就涉及了当时政治、经济、交通、教育等等许多的问题,而且这些问题,也都是现代教育上的专题。现在追溯从前,只从经济方面来讲,当年的农业社会,较为僻远的地方แ,能ม够使一个ฐ子弟读完高等小学,在学费的负担上,已๐经非常吃力,如果要使一个ฐ子弟读完中学,在学费、路费交通费、住宿、膳费等的负担,如非“中人之ใ生产”的家庭,实在很难负担得起。除了通都大埠以外,一般农村社会,除了要子弟读书๰作官来光耀门楣,否则,教育对他们而言,真是一件过于奢侈的事了。倘使再要上进去读大学,就等于满清时代的上京考“进士”一样的严重。因此那时候一个大学生,除了少数真正毫无出息的世家公子,或富家纨袴子弟以外,只要能够进入大学读书๰的,学识才能的程度,就远非今日的大专同学可比了。当然,大学生们也许会盲目地责怪上一代的老少年们对于国家历史上的贡献。事实上,如果真能深切地研究、了解了我们国家在这半个世纪中,遭遇“内忧外患”的种种经过,便会体谅上一代的老少年们,是如何地运用不今不古、半古半西的学问知识,极其艰辛地撑持了这“六十年来家国,八千里地山河”的历史局面。在艰危变乱中,诚然不免忙中ณ有错,何况世界上最难了解、最难判断的便是“人”和“事”。

因此对于这个ฐ问题๤,很可以引用两句古话来说:“书到เ用时方恨少,事非经过不知难。”

5๓才流都向考中ณ磨

在这二十多年来,教育的达和普及,远非从前可比。但是无论教师๲或家长,都感觉到教育水准的低落,一代甚于一代,而远不及从前。当然,其中原因复杂,不能只苛求于学校的教育,例如社会风气与社会教育的关系,家庭教育与家长思想的关系,整个教育精神与教育制度的关系。在在处处,都是整体连锁性的因素。不过,单以中学的教育而言,问题就颇为严å重。历年来为众望所归的几个著名小学或中学,尤其是某些“女中ณ”,为了争取“校誉”以升学率的高低而定校誉的声望,大半时间,在教“考”。除了背考试题以外,就不知道什么叫教育了。而且功课的繁重,根本没有时间多读课外的书。我与学生及在中学里当教师的同学们谈话,他们或她们在夜里作梦的时候,经常都还梦见“赶考”——被考或考人。除“考”以外,简直不知什么是学问。旧式考试考“思想”,现在考试考“记诵”。《礼记》有言:“记诵之学,不足为人师。”可是现在能记诵而善于考试的学生,家庭与学校,都认为是好学生。稍加活泼而稍富于才能与思想的,反而考得不好。而社会、家庭与学校,根本就抛弃诱导天才等的教育原理,很轻易地认为是坏学生——太保或太妹。所以这些不“太”而也被汏的青少年们,率性就抗拒到底,一路地汏下去了。家长期望于现在好学校的心理是如此,所谓好学校的校风恰也合于家长和社会的要求,你能说是有错吗?其谁之过欤!其谁之过欤!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

亦新亦旧的一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