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章 挑战者(1 / 3)

加入书签 本章报错

包在纸里的火强烈推荐:

在这个城市๦的中心偏北位置,有四条宽阔的街道,它们共同构成了一个“井”字。《北方日຅报》报业集团大厦就盘踞在这口“井”里。在周围低矮楼房的衬托下,它显得高大挺拔而不同凡响。它一共有22层楼:1楼是接待大厅,2楼是公共食堂和公共浴ภ室,3楼是图书๰馆和健身房,4楼是集团领导办公区域,剩下的18层楼ä分属报业集团旗下的9๗个ฐ报社和两个ฐ杂志社。

长久ื以来,我一直在思索生在萧原身上的那ว些故事,奇怪的是,我的每一次回忆都是从那ว个乏็味的早ຉ晨开始的。当这个看上去有些忧郁的男人第一次出现在我面前时,我并不知道,他的出现对于我、对于这个报社究竟意味着什么。

我们所做的,就是把它们写在新闻线索记录本上。然后自会有记者过来查看,并且从中选择那些他们认为ฦ有“新闻价值”的事情。第二天,你就能一边吃早餐,一边从摊开在桌上的报纸里找到其中ณ的一些事情。

你大概已经看出来了,我对《北方แ时报》的现状有些失望。我并不掩饰这一点,但这并不是全部。至少在开始的时候,我曾经对它充满希望。起初ม是希望,结果是失望——有些事情就是这样,没有希๶望就不会失望。我接下来要讲的,就是这样一个故事。

大学毕业之后,我经历过一段令我感到痛苦的求职过程。那已经是6年前的事情了。那个ฐ时候,我像大多数刚刚ธ走出校门的年轻人一样,以为自己将来注定要成为一个ฐ杰出的人。但是,在找工ื作的时候,我东奔西突却始终无法找到远大前๩程的入口。那些招聘单位门前排起的长队消磨了我的意志,而他们挑剔的眼光和有限的职位也๣在很长时间里封死了我就业的机会,直到《北方时报》创办。

如果我仔细想的话,我还能想起当初来《北方แ时报》应聘时的一些细节——笔试卷里除了一些新闻aBc的问题之ใ外,还有一道问答题:

“你为什么要当记者?”

我还记得,我当时写下的答案是:

“在我上大学选择新闻专业的时候,我就立志要当一名记者,因为这是一个可以大声说话并且受到社会尊重的职业。”

现在回想起来,这个答案是抽象而空洞的,甚至还有些幼稚。但是,它真实地记录了那个时期里一个ฐ年少轻狂者的心态。或许他们欣赏这样的年少轻狂,或许他们看中了我大学新闻系毕业的背景,最终我被录用了。和我一样应聘成功的采编人员共有12o多人。这是一个由一群雄心勃勃的年轻人组成的大家庭。

至少在开始的时候,这个大家庭里的每一个人都表现出了与人为善的态度。我们年龄相仿,经历相似,志趣相投。我们相信,老天让我们聚在一起,就是为了共同完成一项ำ“伟大的事业”。

周自恒是这个大家庭的“家长”。在创刊前进行的一周培训期间,他向我们显示了自己崇高的理想、渊博的学识和敬业的姿态。当然,令我们印象深刻的还有周自恒出众的口才和极强的煽动能ม力,他的讲话经常能让我们热血沸腾。他使我们相信,即将创办的《北方แ时报》将成为报业市๦场中的奇迹,而我们将是这个奇迹的缔造者之ใ一。

我听说周自恒出身于一个农村的贫困家庭,靠奋读书而考上大学。进入新闻界后,他从一名普通记者干起,用了十几年的努力,最终成为了一个ฐ报社的社长兼总编辑。在大学新闻系里,周自恒的故事被当作现实的个体成功范例,经常被老师们提起,用以激励那些靠助学贷款维持学业的寒门子弟。

周自恒在他23岁的时候大学毕业并被分配到了《北方แ日报》,起初他是一名普通记者,他平庸的外表和沉默的习性使他看起来并没有什么特别的。所以,尽管他非常努力却一直没有获得好的机会,直到那一年南方แ生了那场特大洪涝灾害。

那是一场使数以百万计的人们流离失所的灾难,报社需要一名记者赶赴抗洪前线采访,以使本市的人们了解那ว些洪水走过的地方都生了什么。就在那段时间里,那几名平时一直表现得非常优秀的记者突然有了一些必须请假的私事,不是自己恰好生病了,就是父母病倒了,或是突然现老婆怀孕了……总之,他们都找到了听起来很合适的理由来推拒这个任务。

那确实是一项艰苦的任务,甚至还有些危险。就在报社高层人士寻找自愿者的时候,周自恒出场了。他说,他愿意去。

周自恒在抗洪前线呆了半个月,回了近1o万字的报道。我在报社档案馆里看到了那些旧ງ报纸。在那些报道里,周自恒讲述了肆虐的洪水带来的巨大损害,也讲述了那ว里的人们顽强的生命力和不屈的抗争精神。当我看到他描写一个ฐ年轻的女人奋力游到被洪水包围的一棵枯树上解救她年幼的孩子时,我居然有泪湿的感觉。我承认,周自恒的那些文字曾经感动过我。

有时候周自恒还会描写自己在抗洪前๩线所遭遇的危险。比如,有一次他在河岸边采访时,一个大浪打来几乎将他吞没。还有一次,他因为过度劳累晕倒在路上,幸好当地群众及时现了他并把他送到เ医院。

从抗洪前线归来之后,周自恒受到了英雄般的待遇。那个时候,他胸戴大红花被市领ๆ导接见的照片还出现在了《北方日报》的头版上。他成为ฦ记者中的明星。

后来,当《北方日຅报》高层需要提拔一个人担任社ุ会新闻部主任时,周自恒成为唯一的人选。在他担任这个职务的几年时间里,他仍然表现得非常努力,经常带领ๆ年轻的记者赶赴新闻一线采访。

当报社高层决定创น办一份面向大众的都市报的时候,周自恒的角色再次生了变化,他被委以重任,成为《北方แ时报》社长兼总编辑。

周自恒非常在乎这份新的工作。在创刊动员大会上,他表了一篇热情洋溢的动员报告。这次报告长达两个小时,其间6次被潮水般的掌声打断。

周自恒讲述了自己้的成长轨迹,也讲述了自己้的人生理想。他说,人的一生就是一个积累็价值和实现价值的过程,他希望实现自我价值的最大化,成为一个ฐ对社会有积极贡献并被社会普遍尊重的人。他也希望用自己的努力推动《北方时报》的展,使这份报纸和服务于这份报纸的每一个ฐ人都受到社会的普遍尊重。

我要向你背诵一段周自恒的讲话:“我有一个理想:让每一个人都知道《北方时报》,购买຀《北方时报》,信赖《北方时报》。如果一百年后,这个城市里还有一份报纸深得人心,我希望它的名字叫《北方时报》。有一天,当我们都老去的时候,有人问起我们这一生最大的成就是什么,我希望在座的每一位都会回答:曾经在《北方时报》工作过。”

在这段话之ใ后,是一阵长达5分多钟的掌声。待掌声平息之后,周自恒又说,创办《北方时报》是他所遇到的最大机遇,也是最大的挑战。当然,《北方时报》想要在本市报业市场立足,还有一个更加具体的挑战目标——《都市早报》。

《都市早报》属于另一家报业集团,当时已经创刊â两年,日均行量35万份。与传统的报纸相比,它减少了关于政府部门各种会议的报道,增加了许多市民感兴趣的时事新闻和社会新闻。它创刊以来表现出的“亲民”姿态和它一直在表达的“读者至上”理念使它迅获得了人们的认同,进而成为本市行量最大的早ຉ报。

周自恒告诉我们,他设定的目标是:从《都市早ຉ报》手中抢夺市๦场份额๩,把它的读者变成我们的读者。

周自恒还向我们描述了他的计划:用半年时间使《北方时报》的行量突破1o万份,之ใ后每一年增长1o万份。然后,他举ะ起手掌做了一个手起刀落的姿势:“直至将《都市早报》斩ล于马下,使本报牢牢占据本市都市报‘老大’的位置。”

周自恒还说,《北方แ时报》将采用与传统报社里论资排辈截然不同的用人机制,不论学历高下也不论出身贵贱,每个人只要努力工作业绩突出,都能够获得晋升为管理层的机会。所以,他希望我们用汗水和智慧证明自己的能力,在“传媒江湖”中找到属于自己的席位。

在这篇动员报告的结尾处,周自恒用这样一段话来鼓舞士气:“没有理想的人生是空洞的人生。我们的一切努力都为ฦ了这样一个目标:以新闻为职业,持续努力,无຀限接近我们的职业理想和人生理想,成为这个ฐ时代的强者。”

这篇激动人心的演讲表过后,“挑战”就开始了。

根据周自恒的安排,先进行的是“眼球攻势”。他说,这一轮“攻势”的目的是:让《北方时报》即将创刊的消息家喻户晓。

几乎是在一夜之间,这个城市๦里突然立起了许多户外广告牌。广告画面上的主角是一名当时正处于事业巅峰期的电影演员,他拿着一份当时并不存在的《北方时报》说:“《北方时报》,给您更多有价值的新闻。”

同样的广告还出现在许多穿行于各条街道的公共汽车上。如果你的家门口有一个报箱,那个时候你可能会在里面现几张小广告:“订阅《北方时报》,每天都会有惊喜。”

在那ว段时间里,这个城市๦的大街小巷๕里还经常看得到许多蹬自行车的人,他们之所以能引起人们的注意,是因为他们的自行车载物架上插着一面红旗๱,上面写着“《北方แ时报》,读者至上”。

与此同时,周自恒还让行部人员组织了几百名大学生入户调查。问卷中只有三个问题:

1.你对《都市早报》有什么意见?

2.你是否知道《北方时报》即将创刊的消息?

3๑.你对《北方时报》有什么期望?

这份问卷是周自恒亲自设计的,在一次全体员工大会上,他解释了他这样做的目的。他说:“这样做不仅能ม向市民传达本报即将创刊的消息,还能搜集市๦民对《都市早报》的意见为我所用,另外,我们还能顺便了解一下市๦民对本报有什么样的期望。”

此次入户调查的结果显示,有8o%以上的市๦民表示自己已经知道《北方时报》即将创刊的消息,其中ณ多数人还表示对这份新า兴的报纸充满期待,他们希望这份报纸能够更好地表达民声,成为一份“真正替老百姓说话的报纸”。

接下来进行的是“促销攻势”。周自恒说,这一轮“攻势”目的是:让《北方时报》成为人们购买或准备购买的目标。

在“促销攻势”中,零售商是先要拉拢的对象。方法很简单:给零售商的赚头比《都市早ຉ报》多一些,并且奉劝他们放弃与《都市早报》的零售合同。这样的策略很快收到了效果,不久后,行部带回的消息是:至少有1ooo名零售商愿意“投诚”,而另有数百名零售商还在观望。

第二个方法:每卖出一份报纸,即送出一个安全套。别问我为什么เ是安全套而不是巧ู克力或者别的什么东西,我也不知道行部ຖ那些家伙究竟是怎么想的。但我知道,这样的促销方式很快也成为了人们热烈讨论的话题。

《北方时报》创刊当天,“促销攻势”进入了高chao。那天一大早ຉ,本市几乎ๆ所有的路口都站着许多身披印有“北方时报”字样的绶带、手握一叠报纸大声叫卖的人们,这群人由本报行员、采编人员和零售商共同组成。周自恒也在其中。这就是周自恒当年的风格,他是一个精力充沛并且喜欢凡事亲历亲为的人。我听说,由他把守的那个路口当天卖出了15o多份报纸,当然也送出了1้5o多个ฐ安全套。

“促销攻势”持续了大概一周时间,它使《北方แ时报》的创刊成为一个街谈巷议的话题๤,那些原本在观望的零售商也渐渐不再犹豫,纷纷投奔本报阵营。显然,周自恒对这样的局面感到满意。

紧接着,周自恒依照自己的计划起了“线人攻势”。他说,这一轮“攻势”的目的是:让这个城市๦的每一个人都成为《北方时报》的“线人”,积极而忠诚地为我们提供新า闻线索ิ。

报纸上许多报道的线索来自那些亲历、目击或者听说了某件事情的人们,他们被称作“线人”。多数报社都会以“劳务费”的名义แ给“线人”们一些报酬,以鼓励他们报告新闻线索ิ的热情。这样的交易以往都是在暗中进行,但为了吸引更多人报告有价值的新闻线索,周自恒把它公开了。你在报纸上看得到เ这样的交易记录——在社会新闻版上,许多报道的末端都会有这样一行字:“奖励线索ิ提供人x先生(或x女士)xxx元。”

有一次,那个叫何松涛的摄影记者在一个休息日陪同家人到公园里游玩的时候拍摄到了一组照片。那些照片记录了一个游客随同摩天轮的一节车厢一同坠落到地面直至死亡的整个过程。何松涛说,在这起事故生的同时,他的家人恰好在摩天轮的另一节车厢里。他正在给他们拍照,不料无意中捕捉到了这一组镜头。

这组照片第二天就出现在报纸上,我相信,读者看到它们的时候一定也会像我那ว样震惊。不过,它们的作者不再是何松涛,而是另一个姓李的摄影爱好者。照片旁边还配了一篇标题为ฦ《眼疾手快按快门,轻松获奖两千元》的拍摄手记。摄影爱好者在这篇文章里自述的拍摄过程与何松涛跟我们讲的故事毫无区别。

你是不是感到有些奇怪?其实事情很简单,这组照片的确是何松涛拍摄的,只不过他把署名权让给了他的舅舅,也就是那个姓李的摄影爱好者。这也是周自恒的主意,尽管何松涛并不十分情愿却也只能ม遵照周自恒的安排去做。周自恒认为,一个记者拍摄到了这一组照片只能使读者感到他们很敬业,而如果把奖金给一个读者,却有可能煽动更多读者的热情。

如周自恒所料,在这宗“大额交易”的刺激下,更多读者自愿加入到了“线人”的行列。从此以后,本报新闻热线每天的通话数量从最初的几十人次一举突破了3oo人次,而接线员也从最初ม时的两人增加到了4人。周自恒宣布,“线人攻势”收效显著。

与“线人攻势”同时进行的是“揭丑攻势”。这一轮“攻势”的目的是:迅建立本报在读者中的公信力,让这个城市๦里的每一个人都信赖《北方แ时报》。

周自恒说,这是一项“民意工程”。他认为,普通百姓在生活中ณ总是会遭遇许多不公平的待遇,而报纸作为社会公器,应该成为ฦ他们主ว张自己权利的阵地。因此,他要求社会新闻部ຖ提供一些有影响力的揭丑报道,将那些社会丑恶现象公之于众,培养本报“锐利而公正”的公共形象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

包在纸里的火